第三十五章建康保衛戰(三)(2 / 2)

賊軍中的徐道覆看到對麵那豎立的巨大“劉”字旗,就知道這一次的進攻是無功而返了。朝廷的主力來了,自己再也沒有機會攻下秦淮河了,徐道覆恨恨地望了一眼對麵的劉裕,無奈的吩咐道,“退兵。”

在這一次的交戰中,劉裕的表現隻能算是差強人意,居然被徐道覆給算計了,不過這也是因為劉裕的人馬太少,隻能處於被動防守的地位,但是再怎麼說,他開始任命的徐赤特卻是個不中用的,真要是讓徐道覆攻上北岸,這結果可就不怎麼妙了。在這一戰中沈林子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至於徐道覆的表現開始還算可以,劉裕也被他牽著鼻子走了,可是後來的表現就不怎麼樣了,假如他在初次失次後不退往南岸或是派兵守住那條關鍵的堤道,就是沈林子再勇猛一點,他也翻不了盤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既然他手下的人馬多,當初把劉裕給引走之後,為什麼不再次分兵正式攻打白石壘,來個”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或者是兩邊同時進攻,這樣一來,劉裕既使再有通天之能他的不敗神話也要破了。

所以說戰場交戰就像是高手過招,在這一次的過招中兩人算是平分秋色,隻不過劉裕手下的人才比徐道覆要多,從而略勝一籌。在此後的兩個月中,徐道覆再也沒有找到比上次更好的機會進攻建康城,所以兩軍再次陷入對峙之中。

在六月的時候,朝廷再次舊事重提,下旨加封劉裕為太尉,中書監,加黃鉞。劉裕自然知道這是朝廷裏的人對於他打退賊軍的獎賞,不過他早先就考慮好了,不會讓自己封無可封,前麵的兩個官職他照樣辭了,隻是接受了加黃鉞的榮譽。黃鉞是黃金為飾的斧子,古代隻有帝王才能用它,但有時候也把它賜給行軍打仗的統帥,是權利與威望的象征。而且劉裕思慮著這盧徐兩人應該快要退走了,所以他又派了庾悅為江州刺史,命他從陸路西進豫章,擾動盧循的後方。

當然,在對峙的時候,即使是不能攻打建康城,這盧循也沒有閑著,他手下快有十萬大軍,這人吃馬嚼的,每天消耗的糧草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是他先前剿獲了何無忌和劉毅的輜重,但是已經過了兩個月了,他們的糧草也快用光了,所以盧循在這兩個月中再次幹起了他的老本行,那就是搶劫。隻不過搶劫的結果實在是出人意料,他攻打了建康周邊的各郡縣可是都沒能得手。

因為這些郡縣早在他頓兵健康時修好了城防,而且勤王軍也紛紛到達。城裏能募集的青壯也募集了。一句話,他們做好了準備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盧循又想退了。他說:軍隊都已經疲憊不堪,我看不如先回到尋陽,合力攻取荊州,這樣一來我們占據了荊江兩州,這可是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盤啦,到時候就可以慢慢地與建康的東晉朝廷爭個高下。”盡管徐道覆滿心不甘,可是現實的情況也不得不如此,他隻好同意了盧循的意見。

七月十日,攻打建康的叛軍從蔡洲撤軍,回師尋陽,臨走前一把火燒了蔡洲的營盤,他們寧願燒光也不打算把這個營地留給朝廷,當然,為了避免朝廷的軍隊追擊,他們又派了部將範崇民率五千兵守衛南陵(注:今安徽貴池縣西南),為他們斷後。

建康保衛戰以劉裕成功守城,盧徐兩人無奈退走為終結,這一戰之後,盧徐兩人再也不能像他們初時北上那麼的攻無不克了,他們的鼎盛時期就是圍攻建康城,但也正是從圍攻失敗之後開始走起了下坡路,而劉裕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兩個差點讓自己身敗名裂的家夥,他的追擊馬上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