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改革朝政(2 / 3)

劉裕是從底層升上來的統帥,在戰場上也殺了許多的戰敗或是畏戰的軍官,但是他更多的都是靠身先士卒,成為別人的榜樣,在他的帶領下,東晉朝廷的軍紀比起以前要好了許多,比如說當年劉牢之攻打孫恩時,三吳地區的土地便被刮了三尺,軍隊的搶掠隻是平常事爾,自劉裕掌權後這種情況便沒有發生過。

老實說,對於貪腐這個問題,即使是劉裕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這個問題是自從私有製出現了之後,從來沒有被消除過的大問題,即使是到了今天的這個和諧社會,這個問題也不可避免。劉裕唯一能做的還是以身作則。

劉裕盡管現在已是朝廷上的實權第一人,他的生活還是很簡樸,就比如按晉朝的規定,宗室王公都有相應規格的馬車坐駕,馬車按照不同的品級這上麵的金玉飾物也是各不相同,這些也是身份的象征,可是劉裕不同,他的馬車就很寒酸,沒有裝飾品,顏色素淡,跟普通人坐的差不多。

再比如劉裕家中雖娶了好幾房妻妾,可是他的府中沒有像別的大臣家中歌伎舞伎無數,就連侍候人的婢女也沒有幾個,而同他一起建義起兵的諸葛長民,富貴了之後家裏養了美貌妻妾無數,貪財也是無數,導致最後被殺。

這裏還有一則小故事說給出來博大家一笑,後來劉裕的孫子孝武帝劉駿繼位之後,奢華無度,他手下有一個大臣為了勸他節儉一點,特意把他勸到劉裕曾住過的屋子去看,劉駿看了之後大吃一驚,這床是普通木頭做的,床頭掛的帳子是土布織成的,燈籠也是布做的,拂灰掃把是麻繩做的,那個大臣以為劉駿看了之後能夠比從前收斂一點,沒想到劉駿卻說出了一番讓他大為吃驚的話,“他(指劉裕)當初也隻不過是一個田舍翁,能夠用得起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這是什麼話?這是典型的數典忘祖,他忘了他今天能坐上皇帝之位還不是靠著劉寄奴的努力打拚才掙得這花花江山,居然以自己的祖父為恥?這種人他要不是皇帝,恐怕當時那個大臣也要把他浸豬籠吧,就是在下看了忍不住想要拍他一板磚。

在朝政這一方麵,綱紀鬆馳,各地豪強欺壓弱小,百姓流離失所,不能保持他們自己的家業,這都是老生常談了,當初桓玄即位後,也曾想過要改變這種情況,可是他自己就是出身士族,搞到最後政令一日三變,從而害苦了老百姓,這改革也就不了了之了,劉裕再次頒布法令,打擊豪強,限製世家的特權,他是以身作則,自己也沒有享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京中的豪強都知道劉裕的手段,所以也不敢做得太過份。

可是這時候出了一件大事,當時會籍郡餘姚縣有個叫虞亮的豪族,因藏匿私口一千餘人,被人告發後,劉裕竟下令將虞亮斬首,連時任會稽內史的皇族司馬休之也以失察罪被免職。這個事情對於當時的朝廷來說,震蕩是很明顯的,因為世家豪強就是靠剝削百姓來維持他們的富足生活,所以他們手中都有許多的佃戶和租客,這些佃戶和租客自然是沒有在國家的花名冊上,可是這人口也是國家的稅賦來源,世家這樣做等於就是在挖國家的牆角,劉裕遇到這種情況,自然是殺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