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齊王僧虔錄)臣僧虔啟:昨奉敕須古來能書人名,臣所知局狹,不辦廣悉。輒條疏上呈羊欣所撰錄一卷。尋案未得,續更呈聞。謹啟。

秦丞相李斯。

秦中車府令趙高。(右二人善大篆。)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禦史,名書曰\"隸書\"。

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篆小異李斯,見師一時。

陳留蔡邕。後漢左中郎將,善篆、隸,采斯、喜之法,真定《宜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

杜陵陳遵。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每書,一座皆驚。時人謂為\"陳驚座\"。

上穀王次仲。後漢人,作八分楷法。

師宜官。後漢不知何許人、何官。能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書。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書其壁。觀者雲集,酒因大售。俟其飲足,削書而退。

安定梁鵠。後漢人,官至選部尚書。得師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鵠書懸帳中。宮殿題署,多是鵠手。

陳留邯鄲淳。為魏臨淄侯文學,得次仲法。名在鵠後。

毛弘。鵠弟子。今秘書分分,皆傳弘法。又有左子邑,與淳小異,亦有名。

京兆杜度。為魏、齊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後漢濟北相,亦善草書。平苻堅,得摹崔瑗書。王子敬雲,極似張伯英。瑤子寔,官至尚書,亦能草書。

弘農張芝。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絕倫。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每書雲:\"匆匆,不暇草書。\"人謂為\"草聖\"。芝弟昶,漢黃門侍郎,亦能草。今世雲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薑詡、梁宣、田彥和及司徒韋誕。皆英弟子,並善草。誕書最優。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漢魏宮館寶器,皆是誕手寫。魏明帝起淩雲台,誤先釘榜而未題。以籠盛誕,轆轤長絙引之,使就榜書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擲其筆以下,焚之。仍誡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鴻臚少卿。誕子少季,亦有能稱。

羅暉、趙襲。不詳何許人。與伯英同時,見稱西州。而矜許自與,眾頗惑之。伯英與朱寬書,自敘雲:\"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

河間張超。亦善草,不及崔、張。

劉德升。善為行書,不詳何許人。

潁川鍾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車征,二子俱學於德升,而胡書肥,鍾書瘦。鍾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會,鎮西將軍,絕能學父書。改易鄧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東衛覬。字伯儒,魏尚書仆射。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覬子瓘,字伯玉。為晉太保。采張芝法,以覬法參之,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瓘子恒,亦善書,博識古文。

敦煌索靖。字幼安,張芝姊之孫。晉征南司馬,亦善草書。

陳國何元公。亦善草書。

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滎陽陳暢。晉秘書令史。善八分,晉宮觀城門皆暢書也。

滎陽楊肇。晉荊州刺史。善草隸。潘嶽誄曰:\"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無輟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雲。\"肇孫經,亦善草、隸。

京兆杜畿。魏尚書仆射。子恕,東郡太守。孫預,荊州刺史。三世善草稿。

晉齊王攸。善草行書。

泰山羊忱。晉徐州刺史。羊固,晉臨海太守。並善行書。

江夏李式。晉侍中,善隸、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晉中書院李充母衛夫人,善鍾法,王逸少之師。

琅琊王廙。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能章楷,傳鍾法。晉承相王導,善稿行。(廙從兄也。)王恬。晉中將軍,會稽內史,善隸書。(導第二子也。)王洽。晉中書令,領軍將軍。眾書通善,尤能隸行。從兄羲之雲:\"弟書遂不減吾。\"(恬弟也。)王瑉。晉中書令,善隸、行。(洽少子也。)王羲之。晉右將軍,會稽內史。博精群法,特善草。羊欣雲:\"古今莫二。\"(廙兄子也。)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稿,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羲之第七子也。)兄玄之、徽之、兄子淳之,並善草、行。

王允之。衛軍將軍,會稽內史,亦善草、行。(舒子也。)太原王濛。晉司徒左長史,能草、隸。子脩,琅琊王文學,善隸、行。與羲之善,故殆窮其妙。早亡,未盡其美。子敬每省修書雲:\"咄咄逼人。\"

王綏。晉冠軍將軍,會稽內史,善隸、行。

高平郗愔。晉司空,會稽內史。善章草,亦能隸。郗超,晉中書郎,亦善草。(愔子也。)潁川庾亮。晉太尉,善草行。庾翼,晉荊州刺史,善隸、行,時與羲之齊名。(亮弟也。)陳郡謝安。晉太傅,善隸、行。

高陽許靜民。鎮軍參軍,善隸、草,羲之高足。

晉穆帝時有張翼,善學人書。寫羲之表,表出,經日不覺。後雲:\"幾欲亂真。\"會稽隱士謝敷、胡人康昕。並攻隸草。

飛白本是宮殿題八分之輕者,全用楷法。吳時張弘好學不仕,常著烏巾,時人號為\"張烏巾\"。此人特善飛白,能書者鮮不好之。(自秦至晉凡六十九人。)《傳授筆法人名》蔡邕受於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鍾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處傳之蕭子雲。蕭子雲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世南傳之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柬之傳之侄彥遠。彥遠傳之張旭。旭傳之李陽冰。陽水傳徐浩、顏真卿、鄔肜、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傳終於此矣。

南齊王特進《答齊太祖論書啟》僧虔啟:恩眷罔已,賜示古跡十一帙。或其人可想,或其法可學,愛玩彌日,暫得忘其沉屙。輒率短見,並述舊聞,具如別箋。民間所有,帙中所無者,或有不好。今奉別目二十三卷,追懼乖誤,伏深悚息。

吳大皇帝書吳景帝書吳歸命侯孫皓晉安帝亡高祖丞相導亡曾祖領軍洽亡從祖中書令瑉韋仲將張芝索靖張翼衛伯儒右十二卷,故州民王僧虔奉。

南齊王僧虔《論書》宋文帝書,自謂不減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不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