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狗尾續貂(1 / 2)

王大少愣了愣,顯然沒有把老頭的話太當回事。開店做生意,你不賣東西賺錢,鬼才信你!老頭子之所以這麼說,估計也是想讓王大少等人往古的方麵想,這樣看上這裏的衣服之後,成交了又能是一份高價

其實這些衣服,大多是老頭各路搜集而來的不假。但是他卻不是具體了解這些服飾的具體出處。總之看上這些衣服的,也不會買回去穿來著,不過都是當成藏品,藏起來放起來罷了。

都說華龍國古代以瓷器跟絲綢出名,但在收藏這塊上,關於絲綢乃至服飾的收藏卻少之又少。原因無它,絲織品不耐收藏,容易被腐蝕氧化,直至最後化為灰燼。

保存的困難局限了服飾作為收藏品的發展,同樣也降低了它的市場熱度。不過越是難以保存的東西,其稀有性就是越具有價值的。至少王大少就知道,由於近些年來的考古熱跟收藏熱興起,以及現代科技手段對過於很多難以保存的收藏品有了更先進的高科技防護措施。

所以在古服飾收藏這塊上,已經漸漸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王大少剛剛得到黃金眼提示,這間店裏有黃金眼熟悉的氣息。那麼說明,這成千上萬件真真假假的古衣物中,一定有他想要找到的那件。王大少現在沿著房屋四周閑轉,隻希望自己能盡快把它找出來。

各種服飾中,王大少看到了有秦漢的裙裾,還有唐宋的輕薄羅衫,從貧民百姓的普通穿著,再到王宮貴胄的金玉朱飾。

還有一些用整張獸皮縫製的衣服,看上去很有年頭了。甚至王大少還看到了成語裏頭狗尾續貂那種魏晉爵帽。

“老先生,你那頂帽子怎麼來的,能跟我好好講講嗎?”王大少指著牆壁上一個毛茸茸的帽子說道。

“嗬嗬,先生好眼力,這叫貂蟬冠,是古代當大官戴的帽子,後邊毛茸茸那個東西,是用貂鼠尾巴做成的。”老頭解釋道。

“我記得沒錯的話,狗尾續貂,說的就是這種帽子的事情吧!”王大少看見四女跟在店裏興味索然,於是想著要顯擺顯擺道。

果然,聽到王大少說道狗尾續貂這四個字成語,幾女的都是心頭一愣。要知道這些女人可都不簡單,不是當年的學霸,就是智力聰慧之人。現在難得聽到王大少說到個成語,又提到那頂毛茸茸的帽子。於是幾女便看向了王大少。

“嗬嗬,老頭子我讀書比較少,並不是太懂這些額,不過我聽過別人講過,這帽子似乎真有些來曆。”店老板也是有些尷尬道。

王大少當然知道他沒多少文化了,要是懂得多,那就不會讓明珠蒙塵了。

取下貂蟬冠,王大少看了看帽子,又指了後邊尾巴道:“《本草綱目拾遺》上講;貂鼠,今遼東、高麗及女真、韃靼皆有之。其鼠大如獺而尾粗,其毛深寸許,紫黑色,蔚而不耀。毛帶黃色者為黃貂,白色者為銀貂。肉,氣味甘平無毒。說的就是這個東西,這就是做貂蟬冠的貂尾。

這種貂一般體長38~56厘米,尾長12~18厘米,體重0.5~0.8公斤。

而貂尾與蟬羽都是古代顯官冠上之飾物。貂蟬冠起源於漢代,起初為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而後發展為高級官員的禮冠。

相傳西晉鹹寧三年八月,晉武帝司馬炎封司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馬倫為趙王,掌管臨漳軍事。趙王司馬倫到任後,濫封官爵,隻要是王親宦戚、親信部屬,即便是奴卒廝役,亦封以爵位。因此,每次上朝,貂蟬盈座(古時大官的官帽上,有蟬形圖案的金鐺為裝飾,並插上貂尾,稱為“貂蟬冠”),殿上擠得滿滿的盡是“大官”。當時老百姓看不慣這股腐敗之風,編歌謠諷刺道:“貂不足,狗尾續。”貂尾是珍貴的皮毛,因為司馬倫的濫封,大官太多,貂尾不夠用,隻好用狗尾巴代替。

所以到了後來,人們就有了狗尾續貂這成語了。”

一聽王大少這麼說,老頭子身子差點沒站穩,本來隻以為那最多就是清朝毛毛兵的帽子,想不到還這麼有來頭。那按照王大少這麼一說,他立馬感覺到自己那帽子不簡單了,看來肯定能好好發上一筆。

幾女的也是聽到王大少一番解釋後大放亮光,甚至一向詬病王大少讀書少的秦雪,這下也覺得她以前對王大少的了解實在是太過少了些許。

王大少介紹完這些之後,隨手將貂蟬冠遞給了店老板。老頭子拿著帽子,頓時就高興上來道:“小夥子,你是不是看上我這貂蟬冠了,果然還是你懂它,怎麼樣?便宜點,老朽讓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