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找出破綻(1 / 2)

“汝窯生產的時間,據推測僅在北宋末期短短的20年左右,因此南宋時便有難得之歎,時至今日更是稀若晨星。現今有錄可循的傳世之器已不足80件,而且多數為博物館所有,目前僅六件存於私人收藏,六件皆為盤、洗造型,而從未聽有人說有博物館中流落出有汝窯的東西,那麼這一隻,應該就有些蹊蹺了。”

左老的意思很明顯,這樣一隻大開門碗,目前隻存在於博物館之列,私人手中是沒有的,而聯想到這,左老迅速找來了一本大冊子。翻開上邊一看,裏頭滿滿當當都是國內各大博物館裏館藏的那些收藏瓷器。

“如煙,幫忙找找,你們年輕人翻找的快,看看上頭有沒有跟這隻碗一樣的?”

左如煙點點頭,趙軍臉色已經有些不好看起來了。王大少一早就已經提醒趙軍說這是一隻假的贗品了,不過當時由於是在黑市那兒,所以也沒來得急跟趙軍仔細說。不過趙軍花了五萬買了這麼個回來,到時候倒是可以沿著這隻瓷碗追根溯源,查一查這些瓷器究竟是出自哪裏。

“找到了,找到了!”當幾人還在各懷心思之際,左如煙突然朝人群中喊了起來。

左老第一個反應過來,扶著他那老花鏡就看了過去。果然,在被攤開的十六開大冊子上,一個跟現在身邊這隻碗一模一樣的出現在上頭。

“汝窯蓮花式溫碗器作十瓣蓮花形。以蓮花或蓮瓣作為器物之紋飾及造型,隨佛教之傳入而盛行,爾後更取其出泥不染之習性,寓意廉潔,廣為各類器所采用。本器狀似未盛開蓮花,線條溫柔婉約,高雅清麗。現藏於台北故宮院,為鎮館三寶之一。

此碗高10.1-10.5公分,深7.6公分,口徑15.9-16.2公分,足徑8.1公分,現存世共三件,其中另外一件稍次被收藏於首都故宮博物院,其餘一隻藏於大英博物館。”

左如煙讀著上邊的解釋,老頭也是連連點頭道:“這就沒錯了,這就沒錯了。哎,究竟是誰有這麼大本事,竟然能做出存世僅三件的汝窯蓮花碗來啊?”

“這個?左爺爺要不讓我來看看。”王大少看向左老道。

“嗯,你仔細看看吧!看能不能看出點什麼蛛絲馬跡來。”

得到老人首肯,王大少將帶汝窯蓮花碗放在自己手中,旁邊,古楓拿著一支手電筒在幫忙點著。手電筒是之前王大少為查看石頭而準備的,現在用來查看瓷碗內部結構也正好。

把手電筒取在手裏,王大少沿著碗底,然後再蜿蜒而上仔細一寸一寸檢查起來。

因為已經知道了這碗是仿製的,王大少現在就隻用找出這碗中的紕漏來就行了。尤其是要說服趙軍,他必須要找出燒製不久的證據,這樣才能真正讓趙軍心服口服。

首先是看蓮花碗上的反光,燒製不久的瓷碗因為釉色很新的關係,會有鮮亮的火光,這一點即使是再經過什麼高明手法還是能看出來的。果不其然,王大少隻是上下掃了一遍之後,他就發現出碗上有一絲不對勁之處了。

“來,軍兒,找到一處作假的痕跡了。”王大少說道。

趙軍隻被家裏長輩叫過軍兒,現在王大少叫他軍兒,加上現在還要特意找出他拍的瓷碗瑕疵。所以他並沒回應,而是冷著臉看向王大少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哪兒來這麼多廢話。”

“喲嗬,還生氣了不是。看好啊,左老您給我做個證,看看我有沒有唬他。”王大少將碗底翻轉過來,然後將大手電筒沿著另一麵直接照射過來道。很快,在被手電筒照射過的地方,幾道微不可察的細紋就出現在大家視線裏。

“你們看啊!新燒製出來的瓷器都有很明顯的賊光,但這隻蓮花碗很難發現。這是為什麼?因為有人專門做過了磨砂處理。這幾道印痕,其實就是磨砂過後留下的。新燒製好的瓷器上的賊光在瓷器表麵凹凸不平的情況下,可以起到很好的吸收遮掩作用。而當時我們在黑市那種地方,本身給的時間就不是很多,所以根本就沒時間仔細來看這上班的破綻。”

幾人看過去,還真是王大少所說的這樣。這種針對新燒出來的瓷器作假,其實隻能算是一般的手法,行業內很多都是這麼幹的。但凡是個精明人,隻要留心注意下就能發現出來,所以等趙軍親自看過了之後,他已經變得無話可說了。

“這兒還有,我也看出了一點不一樣的地方來了。”左如煙這時候看著蓮花碗上邊說道:“窯有有很顯著特點,其一是釉色極佳,釉質蘊蓄,有“似玉、非玉而勝似玉”的讚譽;咱們看看這個,顏色也不對,上下顏色根本就不均勻,咱們看到的表麵很多,下麵這一層卻很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