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葡萄酒在這裏謝幕(1 / 2)

每個女人似乎都有那麼點戀物癖,飲酒的女子,對各色酒具的癡迷,則是這戀物之事的頂峰,如今在這個酒具專欄裏一個字一個字地把這些物什碼下,也不枉伊們伴我聲色光影一場。酒具中最燦爛的就是這些杯子,上演著葡萄酒的終場演繹,甚至有品酒家宣稱,沒有杯子,就不存在美酒——酒具的故事,若不從杯子們開始寫起,櫃子裏的那些尤物是不會饒了我的,於是這裏的字,獻給杯子們帶來的色香味。

秀色可餐

葡萄酒杯一般是沒有顏色的,無論是玻璃的還是水晶的,都做得力圖通透,好讓我們看見葡萄酒的顏色,遠遠走在古代文人們“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前頭,便是看看,就窺出些酒中的故事,略略舉來:幹白若泛青綠,那還是年輕的,若顯金黃,就透露些年紀或者釀造技法的不同;幹紅若是亮晶晶的紅寶石,那麼還是活力四射的年輕人,若泛橘色、顏色暗淡,便是上了些年紀……還有各色掛杯、酒圈、反光、清澈度,如此種種,於是高級的水晶杯子是越吹越薄,在快要吹彈可破的極限奢華地呈現葡萄酒的謝幕演出。

而香檳的杯子是最特殊的一種,不要太粗且要夠高,讓專門在地窖的瓶子裏二次發酵出來的氣泡不會一下就散去,而又要有足夠的空間讓它們在杯中旋轉著舞蹈。我喝氣泡酒,經常會盯著急速上升的小氣泡們發呆,它們就從杯底那麼憑空出來,排著整齊的隊列,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奔向遠方……不知它們在空中,還會懷念曾經那青澀的年華嗎?然後旁邊的朋友就老開我玩笑,嘿嘿,這東西叫泡泡。我說,這東西不僅叫作泡泡,也叫作我自己。

那麼,彩色的杯子就真的不能用了嗎?這裏我想講我一直都忘不了的一對杯子:那一年去威尼斯,大海中間的玻璃島,依然製作著最精良的威利斯水晶玻璃,店鋪裏的色彩閃爍在每個遊客的眼中。在那些色彩裏,我一眼就看上那對帶著大紅水晶雕刻的高腳酒杯了,那亮晶晶的紅水晶,若是再倒入一杯紅葡萄酒,便凝成了中國民間最俗又最雅的喜慶——我第一時間就被這流光溢彩的喜慶誘惑了,著了魔地定要買下,無他,便是要存著在遙遠的婚禮上盛上那杯定下終身的紅酒……

的確,彩色的杯子或許會被看作不專業,但如果你不是想把每次喝酒享樂都喝成品酒課,那麼哪位專家能自命不凡地阻止你被杯子色誘?如果你喜歡,你就可以讓你的酒宴色彩繽紛起來——秀色可餐,是你在欣賞呀,沒人可以取代你的感官你的快樂。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葡萄酒裏已經確定了的800多種香氣,瞬間讓品酒的樂趣有了捉迷藏的刺激,所以葡萄酒客們會更接近生活,像古人下馬停車那樣,慢下腳步來聞大自然的味道,連什麼是樹葉碾碎的味道大概都會親自碾一碾聞一聞,不過就是為了在杯子裏捉迷藏時能夠擁有武林高手般的淡然一笑。不知真正的高手是不是有摘葉飛花——用水杯就可找出所有味道來笑傲江湖的那種境界,我等小民,還是要合適的杯子,才可參與發現熟悉味道的那激動人心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