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人透過窗戶在朝裏麵看,顯然是想看看哪家又回來了一個坐賓利的大老板。
司機似乎並沒有理解到李當歸的尷尬之處,老老實實的說:“那可不行,小姐說了一定要把你送到父母麵前,李先生你就別為難我了,會被扣獎金的。”
李當歸一翻白眼,歎了歎氣,也不再多說。
當車子靠近李家村時,李當歸著實被眼前的景象震驚的久久說不出話啦。
短短幾個月沒回來,李家村的變化可謂是天差地別。
村口立起了一塊碩大的大理石石碑,石碑兩側是雕龍畫棟的兩根石柱,以前的水泥路也已經變成了剛鋪好的瀝青路,至少加寬了三倍左右,足以四車並行。
路的兩側栽種著不少的行道樹,雖然這個季節,樹上已經沒有鮮綠的枝葉了,但是卻掛著紅彤彤的大燈籠,一片喜慶氣氛。
這些行道樹就是劉天林找人栽種的,這是李當歸給他的任務之一,看來他完成的還算不錯。
除了整體的大環境有所變化,李家村的其他的大院變化都不大,最能夠用天壤之別來形容的,隻有他們家的院子。
以前大院的房子雖說算不上多麼豪華奢侈,但也算是鄉下為數不多的小洋房。
現在不一樣了,小洋房可以去掉小字了,因為真的已經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西式洋房。
短短幾個月時間,大院可以說是煥然一新,看起來比起一些小型的別墅群也不差。
“李先生的家就在那裏?”司機問。
李當歸點頭,“應該……是吧。”
“應該是?”
司機一陣疑惑,還有連自己家在哪都不確定的?
李當歸幹笑一聲,說:“變化太大,我都不確定了。”
車子緩緩開到院子裏,李當歸更加吃驚,院子裏甚至還建了一個專門的停車場,裏麵停著不少車子,而且都是鄉下難得一見的好車,最次的也是奧迪A4。
這些車自然不是誰家客人的,而是院子裏的鄉親們拿自己賺到的錢買的。
各家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被老人們叫了回來,在外麵拚死拚活一年還沒有在家經營蔬菜基地一個星期賺得多,他們自然不樂意自己孩子還在外麵吃苦。
李家村的變化之所以這麼大,可以說百分之八十都是李當歸的功勞。
如果不是他跟太上老君要了天界泥土,他們的蔬菜基地根本就做不到每天都能收獲,更別提能夠跟劉雅婷搭上買賣。
現在院子裏的每家人,平均下來每個月的收入能有幾十萬,比起一些大城市的小老板收入還高,完全不愁生活問題。
所以,這些洋房好車,以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現在要買都不怎麼需要考慮。
這就是他們的底氣所在。
看到一輛賓利轎車緩緩從村口開了過來,李家村眾人都有些好奇,又是哪家的大老板回來了?
院子裏的人,雖說已經很富裕了,但畢竟時間還短,還沒達到能夠隨意買得起賓利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