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小麗來,小麗的好朋友木木可完全不一樣。木木懷孕時比較幸運,她的早孕反應不是很強烈,幾乎沒有孕吐,隻是變得嗜睡、貪吃。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體重迅速增加,成了一個胖胖的準媽媽,尤其是肚子像氣球一樣“吹”起來了。
每次要去稱體重的時候,木木心情總是很複雜。看著自己的身材,想想腹中的寶寶,哎,衣帶漸寬,為了寶寶,胖就胖點。木木想好了,坐完月子再學小S減肥也不遲。醫生說要控製飲食,老公監督不讓吃太多。可是看到零食實在忍不住了,一個人總呆在臥室裏偷吃東西。老公看到木木在吃東西總想管她,而她總是強詞奪理道:“不是我要吃,是寶寶要吃的,我隻是在替他咀嚼而已,咀嚼完了再給他啊。”她發現懷孕就是有這點好處,什麼事情都可以推到寶寶身上。況且她婆婆也支持她說:“你現在是兩個人了,得好好補身子。”婆婆每日變著花樣,送來各種營養食物。醫生所說的“合理飲食”已被當成耳邊風。當小麗遇到木木時差點認不出來,跟她講了許多關於合理飲食的道理,她似懂非懂。隻好請來小麗姐姐給她好好補上一課。
孕期營養是否合理,主要體現在孕婦的體重上,準媽媽可要注意體重的變化。對於孕前偏低體重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體重總增加量最好在12.5~18千克;正常標準體重的孕婦增加11.5~16千克為好;有些超重的準媽媽呢,應控製體重增加7~11.5千克即可。
一項在國際醫學界引起巨大震動和反響的研究表明:成年後的健康狀況與其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的營養攝取密切相關。生命早期攝入合理、均衡的營養,將有助於降低孩子成年後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孕期母親營養過剩會導致寶寶成年後體重超重的風險增加。
孕期更應該合理營養,不同孕期所需的營養成分也不同。孕早期(孕1~12周),蛋白質對胚胎發育有較大影響,在進食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做到少食多餐,保證充足的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攝入,還應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及補充葉酸,因為葉酸缺乏會造成寶寶的神經管畸形。孕中晚期時(從13周到分娩),是胎兒迅速發育的時期,一定要均衡飲食,每日熱能的攝入比孕早期有所增加,每日約2.5千卡,每日蛋白質的攝入要比孕早期多15~25克,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各占一半,同時保證適量脂肪的補充。孕中期由於血容量增加迅速,易造成生理性貧血,要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孕晚期,胎兒體內營養素的儲存速度進一步加快,準媽媽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豆類蛋白的攝入,並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
總之,隻要在保持正常飲食的基礎上,再注意適量調整各種營養素的搭配,孕婦就不必擔心胎兒發育會營養不良或者營養失調。準媽媽應該全麵平衡膳食,關注體重變化。而“大快朵頤”地享受鮮美食物,不利於小寶寶健康生長。
準媽媽體重增長過快的風險: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早產和難產、產後恢複困難、巨大兒。
孕早期:最重要的營養素——葉酸。營養要求: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至少150~200克;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並補充葉酸(動物肝髒、雞蛋、豆類、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等);體重增長(3千克)。
孕中期:優質蛋白、鈣、維生素D和鐵。營養要求:多吃含優質蛋白質、鐵的食物、少食多餐;多攝入富含鈣、維生素D的食物(魚、禽、蛋、瘦肉、海產品);體重增長(5~6千克)。
孕晚期: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纖維、鐵和維生素B12.營養需求:多吃含食物纖維的食物、儲備足夠的鐵、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B12;體重增長(5~6千克)。
(張麗萍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