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信念:在腦海裏目睹並堅信欲望實現(2)(2 / 2)

連挨著施瓦布右邊坐、僅想給他撐撐麵子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也隻打算停留片刻便離開現場,給宴會助助興,就算完成了任務。至於新聞媒體和公眾輿論,則認為整個事件根本沒什麼非凡之處可言,以至於第二天各種媒體都沒有提到這件事。

就這樣,兩個主人和貴賓像平常那樣吃完了七八個菜。席間基本沒什麼交談,即便有,大家也都盡量控製自己少說話。幾乎沒有哪位銀行家和經紀人見過施瓦布,他的事業在孟農加希拉河兩岸蒸蒸日上,而這裏沒有人熟悉他。

不過,就在夜已漸深、眾位貴賓(包括大亨摩根在內)準備抬腳走人的時候,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嬰兒——美國鋼鐵公司正在“母腹”中孕育。

這也許是曆史的不幸,因為竟然沒有人記錄施瓦布的晚宴演講。後來有一天,他在芝加哥銀行家召開的一個類似會議上,重述了這次演講的部分內容。再後來,當政府由於鋼鐵托拉斯問題提起訴訟時,他站在證人席上又複述了類似內容,也就是這番話,促使摩根急不可耐地在金融方麵采取了一連串行動。

不過,那次演講很可能是一番“家常”話,不怎麼合乎文法(因為施瓦布向來不願為華麗的辭藻所累),到處充斥著雙關語,穿插著機智的措詞。但除此之外,它還產生了一股讓人戰栗的力量,對身價達50億美元左右的貴賓們產生了強大影響。晚宴已經結束,但是在場的人仍然沉醉在他的發言中。雖然施瓦布已經滔滔不絕地講了90分鍾,摩根還是將這位演講家請到了一個隱秘的窗戶旁,兩個人於是又坐在並不舒服的高腳椅子上,搖晃著雙腿聊了一個多小時。

施瓦布的個人魅力已經一覽無餘地展示出來,但更重要、影響更長久的,卻是他為美國鋼鐵工業迅猛發展而製定的成熟而清晰的計劃。其實,已經有許多人慫恿摩根,說服他在合並甜點、電線和線圈、糖、橡膠、威士忌酒、石油以及口香糖等行業之後,再合並一個鋼鐵托拉斯。投機商約翰.宰.蓋茨曾經極力煽動促成此事,但摩根由於不信任他而不為所動。芝加哥證券經紀人莫爾兄弟、比爾和吉姆曾經合並過火柴托拉斯和餅幹公司,但在摩根麵前也遭到失敗。鄉村律師、偽道士艾爾伯特.H.加裏也想辦成這件事,但由於沒有顯赫的名聲,沒能給摩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施瓦布的如簧巧舌,才將J.P.摩根抬到了足夠高度,使摩根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最具風險的金融事業,竟然有如此堅實的基礎。人們一直認為,這項計劃雖然容易賺大錢,但要想實現,無異於癡人說夢。

早在一代人之前,數千家小公司(有時候也包括經營不善的公司)就經受不住金融魅力的吸引,合並成具有壓倒性競爭優勢的大型公司聯合體。精明的商業大盜約翰.宰.蓋茨早就運用自己的手腕,在鋼鐵業中發揮了這一魅力的作用。蓋茨已經將一係列小公司合並為美國鋼鐵與電纜公司,並與摩根一起創辦了聯邦鋼鐵公司。全國管道公司和美國橋梁公司是摩根麾下的兩家企業,而莫爾兄弟也放棄了火柴和餅幹生意,創辦了集生產馬口鐵、鐵箍、鋼板於一體的全國鋼鐵公司。

但是,和安德魯.卡內基麾下由53位合夥人擁有並經營的旗艦型垂直托拉斯比起來,其他那些合並的商業聯合體隻能是小打小鬧。它們也許能盡情合並,但就算全部加到一起,也無法撼動卡內基所在公司的基礎,摩根對此心知肚明。

卡內基這個行為古怪的老蘇格蘭人也清楚這一點。從雄偉的斯基伯城堡高處,他發現了摩根的小公司企圖侵犯他旗下大企業的利益。他先是覺得好笑,隨後便義憤填膺。當這種企圖變得昭然若揭時,卡內基的氣惱變成了憤怒和報複心理。他決定複製競爭對手擁有的每一家工廠。之前他還從來沒有對電線、管道、電纜或鋼鐵感興趣過,而隻是滿足於把原鋼賣給此類公司,至於這些公司把這些原鋼打造成什麼形狀,他就不管了。而現在,有了施瓦布這位精明能幹的重要助手,他可要好好地讓敵人吃點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