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丹尼?W?辛克萊:決策框架的五個要素(1 / 1)

丹尼?W?辛克萊,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北美地區經濟學年會常任專題主講人,著有《珍珠與貝殼:10個最富有的小國》、《財富或債務,增值或消費》以及《美元主義》等書。辛克萊認為,決策是人們確定未來的行動目標,並從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中選擇一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確定未來的行動目標”是第一任的,這是決定事物性質的本質因素,需要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決策框架。這個決策框架包含下列五個要素:

1.有清楚的願望,了解決策的深度,能夠看清決策對未來的影響,以決策抓住未來的機會。

2.能看清事情的全貌,了解決策的廣度,將中心環節的問題抽離出來,構成事物的有機聯係。

3.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敢於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無需等待別人批準、支持,萬事俱備後才做決定。

這並不是不要民主和不聽他人的意見,而是指在最後拍板時應有決斷能力。

4.能夠獨立思考,對自己的決策有強烈的自信心。

5.有堅定的內在價值,亦即對自己明確的追求目標深信不疑,敢作敢為。

要點:

對決策者來說,無論他是才起步的創業者,或是小公司的經營者,抑或是大企業集團的老總,在很多重大問題的決定上往往表現為“單一”的形式,如亞默爾之賣涼水,約翰遜之搞黑人化妝品,梅考科推行“保證賠償”銷售,芭芭拉之創建玩具熊速遞公司,安藤百福之發掘“方便麵”的經營,福特之確立“無馬車”的偉大壯舉等,要求的都是經營者們要有決策能力,即“一錘定音”、“敢於拍板”的能力。當然,決策是不能靠運氣的,決策能力本身就是稟賦和商務經驗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