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著名管理學家,西方管理學界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明茨伯格1961年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62年獲喬治?威廉士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6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1968年獲該院斯隆管理學院博士學位,長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任教,為該校管理學教授,並擔任《戰略管理》、《管理研究》、《一般管理、經濟和工業民主》、《行政管理》、《商業戰略》等雜誌的編委,又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明茨伯格認為,提高工作效率有十七種因素:
1.執行的規章越少越好。
2.前任者越少越好。
3.例行公事越少越好。
4.工作有變化。
5.不鼓勵預言。
6.鼓勵改革。
7.允許有彈性。
8.允許作出決定。
9.工作有重心。
10.工作是可見的。
11.與全體的利益有關。
12.工作範圍廣。
13.創造人與人之間頻繁影響的因素。
14.有向最上層管理部門升遷的希望。
15.要求有集體展現的機會。
16.有解決問題的外來條件。
17.有年輕有為的當權者的監督。
要點:
除非遇到挑戰,每個企業都會變得懶散、拖拉和處之泰然。
今天還不存在的公司或者小得不起眼的公司會成為明日的巨人。強者總是有他很大的弱點。生意的成功是在經營中取得的,不經營生意,就無成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