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時代最應戒備的就是平均主義觀念的抬頭。齊心協力振興國家經濟的願望是好的,但要吃穿水準一致,乘坐同樣的轎車的想法則是愚蠢的。年薪100萬和年薪1000萬的人怎麼會有同樣的消費標準呢?平均主義的觀念是經濟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它妨礙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會使經濟陷入困境,我們必須防止平均主義卷土重來。否則,憑實力掙來的錢也不敢花,消費激情會日益萎縮。長此以往,市場也將進一步萎縮,國內需求將日趨減少。其結果,必然是許多商鋪因顧客銳減關門大吉,失業率將進一步提高,國民經濟將大幅滑坡,甚至會引發可怕的經濟危機。
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及早確立正確的思考方式和合理的消費意識。應該讓那些所得較多的人尋到一顆平常心,使他們可以大大方方地花錢。
多年來,韓國國民對有錢人的評價並不很高,這和有錢人由窮到富的經曆並不令人欽佩不無關係。日本侵占時期,朝鮮戰爭時期,突如其來的經濟起飛、不動產價格的狂升,這些事件的發生的確使有些人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與政府官員勾結壟斷某一產業,或以行賄的方式謀取非法利潤……此類富人乘坐進口轎車,在高爾夫球場上談笑風生以顯示自己的富有,自然叫普通人瞧不起。多年來靠一點一滴的積累成為億萬富翁的人鳳毛麟角,而大多數富翁隻是因為某一次機遇而腰纏萬貫,誰會敬重他們呢?
曆史是公正的。金融危機過後,將形成新的富豪陣容。那些貌似強大、業務擴展過大的企業注定要消亡,靠不動產投機大發橫財的所謂企業家也會銷聲匿跡。那些靠實幹起家、靠正道起家的人,那些靠長年的資本積累形成競爭實力的企業家將成為市場的主宰。再也不會出生現使人一夜間狂富、暴富的情況,每個人都必須憑借智慧和汗水開辟通向富裕的道路。
有句老話叫做:齷齷齪齪掙錢,堂堂正正花錢。我倒想把這句老話改做:堂堂正正賺錢,堂堂正正花錢。這是這一時代的美德。以金融危機為契機,我們應確立經營過程中的公平合理競爭原則和道德倫理準則。隻有遵守這些行為規範的人才能真正致富,成為被人尊重的企業家。
在金融危機之後依然生機勃勃的企業才是通過正當的經營贏得財富的企業。隻有光明正大地合法經營,靠信譽吸引客戶的企業才能順利地闖過這次金融風暴。不要企望借助於某些人的權力,或通過某些不光彩的手段解決企業麵臨的問題,因為經營過程公開,提高經營透明度的時代已經到來。
“幹淨”的錢會帶給你好運氣。如果是你傾注了心血和汗水掙來的錢,在你花費這些錢時也會十分珍惜其一分一厘。我們應該提倡這樣一種美德:老老實實掙錢,老老實實花錢。
同時,將來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企業。企業應把一部分利潤返還給社會,這已不再是企業本身是否願意的問題,而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
美國早已出現了這種跡象。掏錢用於環境保護的企業,把利潤的一部分用於公共事業的營銷戰略會使廣大消費者大為感動。一個企業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消費者是否購買該企業產品的決定性因素。
假如你試圖一舉致富,發布名不副實的產品廣告,聰明的消費者也許會采取集體行動抵製你的產品,那時你的企業必然陷入困境。商品的銷售取決於消費者,消費者的消費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新的時代,企業將公開其正當經營的全過程,並通過將部分收益還之於社會來證明該企業承擔了社會義務和責任。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民眾才會真心實意地尊重企業家、給予企業家更多的支持,幫助企業家賺更多的外彙,為國家繳納更多的稅款,履行民眾應盡的職責。
通過積累老老實實地致富是唯一道路。再也不會有靠炒賣地皮致富的機會,再也不會因為某一次天賜良機使你大發橫財。隻有當社會現實中的正直多於邪惡、誠實多於虛偽的時候,才會有明朗、潔淨的社會,人民福樂安康的社會。
必須樹立正確的財富積累和使用觀念,財富不是囤金,不流動的水是死水,不流通的貨幣同樣意義無存;消費也不是誇富,不是消費越多越徹底越表示你的富可敵城,或是上升到高消費就是極度愛國的高思想高境界。
你可以不是一個成熟的企業,但必須是建立成熟的金錢積累和使用觀念,理性的觀念是量入為出,入出相適應。財富不囤積,使用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