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30年前,一位名叫做岡索勒斯的年輕神職人員在芝加哥各大報紙上公告說,他要在下個周日早晨做一次布道,題目是:“如果有了100萬美元,我將做什麼?”
這一聲明引起了食品加工業巨頭菲利浦.D.阿莫先生的注意,他決定去聽一下這次布道。
布道中岡索勒斯博士描繪了一所他理想中的學校,學生們在那裏得到的將是實際的工作能力而不僅僅是抽象的知識,他們將在“做中得學”。“如果我有100萬美元,”這位年輕的布道者說,“我要開辦一所這樣的學校。”布道結束之後,阿莫先生沿著過道走到講壇前,自我介紹一番後說道:“年輕人,我相信你會照你所說的去做。如果明天早上你能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的話,資金就不成問題了。”
這就是阿莫理工學院的由來,它如今已是美國最注重實際應用的學院之一。而這一學院最初產生於一個年輕人的想像之中,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想像力,如果沒有阿莫先生的資助,恐怕除了岡索勒斯博士所在社區的居民外,沒有人會聽說過他的名字了。
事實上,現實中的每一條重要的鐵路、每一個重要的金融機構、每一家巨型企業、每一項偉大的發明,無不首先誕生於想像之中。F.W.伍爾沃斯在成立5美分連鎖商店之前,就首先在他的想像中預見了商店的外觀,然後一步一步地成為一個大富豪。
托馬斯.愛迪生也是先在他的頭腦中想像出電話、電影、電燈,還有其他幾百種有用的發明,然後才把它們變成現實。
在芝加哥的那場大火中,許多商店被燒毀了,店主們站在冒著煙的廢墟邊悲歎不已。他們許多人決定轉到其他城市重新開始,其中就有馬歇爾.菲爾德,他站在商店被燒毀的地方,雖然在當時那兒還是一堆冒著煙的瓦礫,他在想像中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店,那一商店最後也成了現實。
年輕時就懂得運用想像力的人是幸運的,在今天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更是如此。
想像力是人的大腦的一種特殊功能,這種能力可以被開發,並在實際運用中得到發展。如果不是這樣,擺在讀者麵前的這本《成功法則全書》就寫不出來,因為這本書的寫作先是誕生於我的想像中,受已故安德魯.卡內基先生偶然說過的一句話的啟發而寫成的。
不管你在哪兒,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從事哪種職業,如果你能正確開發和運用你的想像力,你就有發展的空間,你就更有創造力。
成功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必與他人合作就能取得成功的話,那你就是自欺欺人了。所謂成功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是指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決定想要什麼。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運用“想像力”。從這點上說,取得成功全在於如何通過技巧、熟練地吸引別人與你合作。
在你與別人合作之前,或者說,在你期望別人與你合作之前,你必須表現出合作的誠意。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應該特別注意本書的第8講——“付出超過所得”的原因。這一法則將保證所有運用它的人都能在事情上取得成功。
在第1講結尾,你可以看到10位著名人物的個性分析,這是我本人20多年來結合15項成功法則,對這些偉人跟蹤研究而得出的結論。你可以比較、學習、分析他們。仔細研究這個表格,注意那些導致失敗的“危險因素”。
這10個人當中有8個被認為是成功人士,另外2人則被認為是失敗者,仔細研究一下這2個人失敗的原因,然後研究一下你自己。最後兩列空白是為你而留的,在開始閱讀本書的時候,用這15條成功法則衡量一下自己,在讀完本書之時再衡量一次,看看你取得了多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