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薌齋飄在下房,正撞見吳素貞持劍出屋。吳素貞問:“怎麼,來了賊人?”
王薌齋道:“好像是有人在房上偷聽,我一出去,他逃走了。”
吳素貞道:“那麼是誰呢?莫非是李瑞東的弟子前來尋釁?”
王薌齋搖搖頭:“不會,李老先生品德高尚,他教的徒弟一定也錯不了。”
吳素貞和王薌齋回到屋裏,吳素貞扳著王薌齋的肩膀問道:“你以前可曾得罪了人?”
王薌齋搖搖頭,說道:“還是接著說龍吧,也可能那是專門趴人家新媳婦窗台的家夥,不要去管他。”
吳素貞心內有點慌亂,小聲道:“咱們還是小心提防為好。”說著把寶劍又掛在牆上。
吳素貞又說下去:“北海花園有五龍亭,從瓊華島向西北望去,隻見五個亭子立於水麵,錯落排列,宛如水中的一條遊龍。雍和宮照佛樓裏有金絲楠木做的龍雕佛龕,佛龕拔地而起,占據了兩層樓閣的空間。龕旁各有一根金色的蟠龍雕柱。金色橫梁上也滿是立體雕龍,梁正中是生動的‘二龍戲珠’造型。佛龕的屏風四周是盤龍,在雲湧水浪之中,有的似穿浪鬥水,有的似呼雲噴霧,有的似淩空欲飛,真是呼之欲出。佛龕上共有金龍99條。雍和宮法輪殿裏,有一大型的蓮花瓣式樣的聚寶盆,從口沿開始,外包著金絲楠木套。口沿上下用立雕手法環刻著翻騰有波濤,幾朵‘浪花’翻卷出盆,仿佛是一石擊起了千層浪。就在這飛浪之中,浮雕著四條拍浪騰起的金鯉魚。其中最大的一條,占據了寶盆的一麵,頭已變成龍首,躍出水麵,龍須貼到盆沿的‘浪’中,據說這盆是乾隆皇帝出生三天時洗身用的。舊時風俗,嬰兒出生三日要會親聚親友,給孩子洗澡,謂之‘洗三’。因此魚龍變化盆又洗三盆。幾百年來,廟裏喇嘛在盆中放上銅錢、元寶和五穀,象征聚寶盆,求個大吉大利。北京天壇附近有龍須溝,排泄龍須溝汙水的窯坑又稱龍潭湖。覺生寺內有小鍾林,這裏的鍾幾乎個個都鑄著龍形鍾紐,有的種紐就是一條活靈活現的銅龍。鍾林裏有一口工藝極精致青銅鍾,鍾缽上是一個個小雲紋組成的方陣,每個方陣裏鑄著一條動感極中的立體蛟龍。八大處有龍泉寺,建於明代。院門上題有‘龍泉庵’三字。內有一山泉從壁石上的石雕龍頭的嘴裏流出,經暗道,又從水池上方的石龍嘴裏汩汩流入池中,這就是‘龍泉’。龍泉流水淙淙,飛花四濺,隔牆如聞大弦嘈嘈,如今則水凝成珠,隻有在拱洞前方聽得見珠落盤之聲。有詩曰:‘翠微山麓龍泉寺,一枕桃蔭千畦酣。雨過溪喧忘是夏,拔藜時複度前崖。然一叟又誰識,履盡危岩興未足。更傍清溪委曲行,獨坐聽泉倚危石。’在八處秘魔崖的下方有青龍潭。潭掩映在巨石之下,有山泉穿壁從石龍的嘴裏吐出。《長安客話》記載:‘其下深不可測,二龍潛焉。歲旱禱雨輒應。’這二龍就是傳說中的大青和小青。相傳隋朝有位叫盧師的和尚從江南乘舟北上。他任舟飄蕩,說是船停在哪裏,他就留居在哪裏,結果小舟漂過桑幹河上的盧溝橋,一直到秘魔崖的山腳上停住了。盧師和尚便在秘魔崖下修行,同因之叫盧師山。不久,有大青、二青兩位童子前來投師,師徒三人麵壁而禪,一晃過了三年。這年久旱不雨,朝延征召祈雨人。大青、二青自報奮勇,表示能限期喚雨,遂乘雲氣而去,頃刻暴雨如注,人們方知二人是龍,二龍回山便委身於龍潭之中。為了紀念他們,每年春秋兩季,朝延都要遺官來潭前祭祀青龍神,並在崖下塑了二童子侍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