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履行承諾:起航駛向希望(1)(1 / 3)

清晨在公園散步的時候,時常會發現樹枝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它們非常渴望食物。每次路過一個樹枝,我都能看見鳥媽媽在喂它們食物,漸漸地我開始關注這些鳥兒,每次路過都要看一眼。可是有天再次去看的時候,我發現它們都不見了,這讓我擔心了很久。又過了不久,我再去那個樹枝下麵,就看見幾隻小鳥在笨拙地撲騰著翅膀,有一隻身體相對瘦弱的小鳥差點掉在地上。我著實為它擔心了一番,但看著它漸漸飛翔在天空,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我們非常清楚每一隻鳥都會飛翔,但是我們並不清楚它們是通過怎樣的努力才能飛翔的。它們需要摔幾次?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它們這些小家夥卻不得不飛翔,因為它們是鳥,這是它們想成長就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每一隻鳥兒都向大自然承諾,它們擁有翅膀,所以要飛上天空,我想這就是它們身為小鳥所承諾的驕傲。

我發現這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就與妻子討論為什麼小鳥一定要飛翔,它們不能一直站在樹枝上嗎?我妻子看著我笑著說:”如果是那樣,那就不是鳥,而是雞了。“的確,如果它們不會飛,那麼還算什麼鳥呢?誰也沒有規定鳥必須飛翔,可人們怎麼會這麼認為呢?

每一隻鳥兒所能承諾的就是飛翔,所以不是摔死了就是飛在空中了。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能飛的鳥。我們都非常清楚鳥兒有多麼渴望天空,這是它們的天性,也是它們出生後第一個承諾。

如果它不能履行這個承諾,在別的鳥兒眼中就是一隻雞。

承諾對於小鳥來說是決定生命的一件事,它要完成這個承諾,才能夠成為一隻真正的鳥。其實大自然的所有動物都是如此,豹子要以飛速的奔跑才能抓到獵物,變色龍要懂得隱藏才能生存。在自然界中,所有的承諾都化身為了生與死的搏鬥,它們需要向上帝證明它們確實是這麼一隻動物。

但是人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本性,開始發展多麵性,劣根性開始日漸凸顯。誰也想不到一個老實的孩子會去幹一些讓人傷心的事,可社會上的各種問題就是這麼開始日益加劇了。大部分的人都不曾實現自己的承諾,好像承諾不過是一種敷衍。克肖總是向妻子承諾不再喝酒,可他沒有一次做到過,最後他決定不再承諾,因為他根本做不到。

為什麼要承諾?

朋友,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小鳥可以用生命去承諾它將學會飛翔,而我們從出生起需要承諾自己什麼,才能讓我們擁有希望,擁有未來?你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規劃,那是你對於未來的承諾,這是你可以給自己的,但是你卻忘了承諾的意義。

承諾是人生的推動力,如果希望是前進的方向,那麼承諾就是你所要具備的良藥。承諾之所以被稱為承諾,是因為它本身蘊含著實現的意義。你既然說到了,就要做到,這樣才是承諾,而不是你對著上帝說我承諾如何如何,但我不見得會做到,那不是承諾,是謊言。

能兌現承諾的人往往大受歡迎,最能聚集人脈的往往就是這樣的人。可以說承諾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有很多方麵,承諾可以有效地對付那些質疑。當你說一個希望的時候,沒人會認為你會這麼做,但是如果你這樣承諾:”一年後我一定會成為那樣的人。“很多人會認為你也許真會那麼做,他們會期待看看你到底有沒有這樣做。這就是承諾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你在人際交往中的受關注度,這種關注度有好也有壞。

承諾所帶來的關注度,更強化了履行度。在他人關注下,你履行了你所承諾的,那麼,在本來的關注度上會有更進一步的信任感;反之,你將受到不再被信任的懲罰。承諾與信任是成正比的。

如果你是一位企業管理者,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無意義,我相信你身邊的人也不會願意聽你再繼續說下去。如果你想讓希望越靠越近,就需要理解承諾的含義,承諾二字看起來挺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難,難在你所承諾的是否能夠實現。有的人善於輕易許下承諾,但實現的可能幾乎為零。這樣的情況下你將麵臨信任危機,信任危機在人際交往中像個地雷,這不但會影響你接下來的規劃,而且會阻礙你交友的誠信。如果你承諾的事情沒有按照你所想的那樣完成,在下一次的合作中,你將處於劣勢。

有一個關於小綿羊的經典故事,這個故事是許多孩童的床頭書,父母總會在孩子睡前講述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很久遠的時代,那是一個動物的世界,有一天小綿羊露露走在路上,因為無聊,她告訴身邊的同伴們,她將爬過另外一個山頭去找更新鮮的草給同伴們吃。同伴們聽了非常高興,也非常期待她這麼做。露露享受著被期待的感覺,她已經遺忘了要去另外一個山頭探路的事。第二天,一隻小綿羊問:”露露,你找到新鮮的草地了嗎?“露露想了想說:”我還沒有出發,我明天就出發。“同伴們聽說她明天就要出發,每個人都起了個早送她一程,可露露卻賴在窩裏,不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