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灰色的人生底子,不做全職媽媽(2 / 3)

兒子出生後的一個周末,老公參加同學聚會到深夜11點還沒回來,我等啊等,忍無可忍給他發信息:“我又要輔導女兒寫作業,又要深夜起來給兒子喂奶,還要忍受你這個影子丈夫,你以為我是女超人嗎?”盡管他到淩晨1點才回來,但這以後還是有不少改變的:以前他總忘記搬兒子的搖床上樓下樓,現在他會每天自覺搬上搬下;以前深夜孩子哭時他不會醒,現在他會趕緊起來抱哄;以前周末送女兒去少年宮,都是我送,現在他負責送,即使加班也接送,不加班時就在那兒陪著。

(對啊,女人有了憤怒就要表達出來,決不能忍著,然後又當怨婦。)是的。要不然他們記不住,印象也不會那麼深刻。但其實很多事還是我們女人付出得多。前兩天和老公討論生二孩後,誰付出得多的問題,我覺得我付出的比他多得多,他隻是回家來逗一逗孩子,真是太過分。我對他說,你總這麼加班,我寧願你去做優步司機好啦,他說,那就養不活你了。我故意氣他:那是,你有了養活我的目的,才有賺錢的動力。當然想想也是,有了他那樣拚命,我才能那樣花錢啊。

(你老公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啊!)我覺得還不是最大啦,還有不少改進空間。當然,再堅強、獨立,人都還是有脆弱的時候,有精神壓力很大的時候,尤其是生完寶寶後,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事情,身材也沒以前那麼苗條、有型了,有時我簡直要崩潰。

(那你用什麼方法來緩解壓力呢?)購物。生完後,老公給我卡上打了5000元,我很快就花光了。他問我怎麼這麼快就用完了?我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沒好氣地微信他:“老娘兩周才花5000元而已,依我的辛苦程度和你工作加班把事情推到我身上,我每周花5萬、50萬都不為過!”他回了六個點(省略號)。OK,你忙吧,我可以辛苦,但你要補償我。後來,當他看到我臉色不好、知道我心情不爽時,就會跟我說:“你去買東西吧。”他知道這樣我能夠減壓,他了解我。現在,當我感覺很辛苦時,就會使勁花錢,不辛苦時就花得少些。但不管花多花少,我都是買最好的,品質差的不要。今年國慶節,其中一天我就是跟女兒在商場逛了一整天,整個人都輕鬆了。

(除了通過購物減壓,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嗎?)朋友。我有個很要好的朋友,每當我有什麼問題或很不開心時,都會第一時間找她,她給了我很大的心理支持。我感冒時、心情不爽時,她都會買好肉好菜,開車來到我家,我們一起做飯、聊天,這讓我感覺自己不那麼孤單。朋友是廣州女孩,做設計工作的,時間自由,每到關鍵時刻她就會來。其實她自己也麵臨很大的婚姻問題,她老公事業很成功,但有外遇,還不止一次,她卻堅強地挺過來,說再怎麼難也得熬過去。廣州女孩真的很堅強獨立,要是換了我,我真不知怎麼辦,可能會崩潰。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她那麼難都能過來,我有什麼不可以的?我們之間是互相需要,互相幫助。

(女人要賢惠,但真的不可以太賢惠。男人大凡都是“欺軟怕硬”的動物,你過於軟弱,不僅得不到他的關愛和尊重,他還當你透明,或者把你當老媽子使,這樣的婚姻多沒勁。)你說得太對了。我那位女性朋友就是太賢惠了,先生不把她放在眼裏。不少廣州女性都這樣,忍隱,堅韌,但未必幸福。

(我知道一點她過去的故事。當年她是一正規大學本科畢業生下嫁作為複退軍人、沒有大學學曆的先生,並不惜與父母撕破臉皮隨夫從北方到湖南,然後到廣州打拚。想到這,我問她:你和你老公的關係模式很有意思,你好像在老公麵前蠻強悍的喲,這跟你以前與他戀愛、結婚的過程有關係嗎?聽我這麼直接的問話,佳佳也快人快語。)肯定有了,不然我也不敢這麼主張、這麼“囂張”了,哈哈,那是婚姻的底色。

相依為命,姐弟情深

自從女兒知道我懷孕後,就天天盼著當姐姐,而且說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都喜歡。女兒讀一年級,寒暑假時,很多時候都是她陪我去做產檢。醫生逗她:“小朋友,你要媽媽生個弟弟還是妹妹呀?”她毫不猶豫:“要妹妹。”“為什麼呀?”“因為我的衣服可以給她。”她幾次都跟著我進B超室,我要她問醫生是弟弟還是妹妹,每次她都認真地瞪著屏幕看,但就是不吭聲,我問她為什麼不問,她就說不管弟弟還是妹妹,她都喜歡。

可是後來有一次,在家裏,她摸著我的肚子,說:“媽媽,我覺得這是弟弟。”這以後她見人就說,媽媽生的是弟弟。平時我管她的作業比較嚴格,她會生氣、煩躁,我生弟弟以後,有一次她對我說:“媽媽,你最不煩時,就是生弟弟的時候。”還說想要幾個弟弟妹妹,弟弟生下來後,她非常高興。

兒子是過了預產期才生的。那些日子我老公在談一個大項目,特別忙,總是半夜才回來。他把項目的資料放在車上,以備應急。晚上是女兒陪我睡的,她總問:“媽媽,媽媽,你會不會生啊?”那天深夜,我感覺要生了,就對女兒說:“媽媽快要生了。”當時淩晨1點半,可是女兒馬上就聽見了,她飛快地爬起來,跑下樓叫爸爸,還陪著到醫院。可是,小孩子不可以進產科病房,連過道也不行,她隻好失望地回家。第二天,她爸爸抱著弟弟給她看,她哭了,抱著我哭(說到這兒,佳佳的眼圈紅了)。

弟弟滿月時擺酒,女兒問我:“我那時有沒有擺啊?”我說有,她就很高興。擺完酒,她提著紅包回家,又問:“我的錢去哪兒了?”我跟她說,弟弟的這些錢你負責保管,存在你的賬戶上,她又很高興了。

(佳佳的這個做法很智慧,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的,既照顧到了小孩子的心理,又培養了她的責任心。但她畢竟還是個孩子,她這麼注意這些細節,其實是一直在觀察爸爸媽媽對她是否像對弟弟一樣。我把這個感覺告訴佳佳,她頗為認同。我接著問她:那麼,你女兒後來當姐姐的感覺怎樣呢?)她特別愛這個弟弟,說幾個小事吧。剛才說的那個滿月酒紅包還有部分錢沒存,由她保管,當我給弟弟買東西時問她,她會拿錢出來,說給弟弟買禮物。學校買保險,女兒回家會問我要不要也給弟弟買,我告訴她,弟弟還小,媽媽會買,不要學校買,她才不提了;買衣服時,我會故意給弟弟買得少些,而注意滿足女兒的願望,這時她就會說,要給弟弟也買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