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有同感,而且是不是年紀大了,我們的心理也更成熟呢?)對。生老大的時候是在鋼廠工作,生完孩子就辭職了,完全有條件當全職媽媽的。可是,我的心完全不在孩子身上啊,就跟著做銷售的老公到處玩。那時他在湖北,我就跑到湖北去住了幾個月;後來他又去北京,我又去北京陪他。老大一直都是我父母幫我帶的,5歲以後,才接到深圳來跟我們一起生活。
我記得老大5歲的時候,他在深圳,我在北京。那時,他還不會寫字,就讓外公握著他的小手寫了一封信給我。那封信我還留著呢。他寫的是:“媽媽,我很想你。你為什麼不能回來陪我呢?”我看了心裏好難過。
旁白:Julia的看法和經曆與美國休斯敦大學女性研究教授伊麗莎白格雷高利的論點不謀而合。教授在她的新書《準備好了:為什麼女性會選擇晚育》(Ready:Why Women Are Embracing The New Later Motherhood)中指出:“高齡母親擁有更雄厚的財力,與較年輕時生育第一胎的女性相比,她們更能在撫養孩子的同時兼顧好自己的事業,維持更穩定的家庭關係。”
越來越會當媽媽
(當三次媽,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呢?)老大小時候是我父母管的,後來才跟我們在一起,但他確實和外婆特別親。我每次回家,他也很高興,但就是習慣了看著母親來來去去吧。後來接到深圳跟我們一起住,我們也不太關注他,我幾乎每個月都出差。他後來跟我關係也很好的,不過想想那時確實是不知道怎麼當媽媽。他上學、上興趣班都是自己去的,家長會我也沒怎麼出席過。有時看孩子的照片,回想第一次當媽的經曆,感覺那時根本就不是當媽媽,更像是在獨立生活。
老二是我先生的姐姐、孩子的姑姑來幫忙帶的。但那時我工作已經穩定了,不用老出差,對他關注就多得多了。上學放學、興趣班我都親自接送,家長會我一次都沒缺席過。真是年紀大了,母性就大了。對老二明顯耐心平和得多,也開始有做媽媽的心得了。有空會記錄他成長的點滴,有那種享受做媽媽的感覺了。
到了老三,還是有請阿姨做飯打掃衛生,但是帶孩子就全是我自己來了。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多,越來越享受跟孩子在一起。
(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什麼不同嗎?)最明顯的就是越來越有耐心,越來越尊重孩子。就說興趣班這件事情吧。我們給老大選擇興趣班,基本上都是隨波逐流:人家都學鋼琴,那他也學,都上奧數,那他也上。當然,我們還是比較民主,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我們不會強迫,例如他說不想學奧數,我們也就算了。到了老二,我們的態度就不一樣了,會有意識地根據孩子的特點來安排,讓他自己選擇。這就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我們要帶他去試各種興趣班,然後坐下來一起判斷分析、一起決定。比如運動,我們真的試了很多,最後定了籃球和街舞。
另外就是能夠更科學地對待孩子了。比如老二愛玩電腦遊戲這件事。換以前的話,我們估計就會很嚴厲地、幹脆地製止他。但是,現在,我們會嚐試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跟他談,想辦法慢慢解決這件事。
(聽起來,你對後麵的孩子更上心、更愛護,做哥哥的會嫉妒弟弟嗎?)完全不會啊,他們都特別喜歡弟弟。有機會給你看照片,有一段時間孩子的姑姑把老二帶回老家暫住,我們帶老大去看他們。老二穿著開襠褲,老大就親老二的屁股;你看這是有多喜歡?連屁股都親。老二也特別喜歡老三,弟弟還在我肚子裏的時候,他就親我的肚子了。哥哥愛跟弟弟玩,特別愛逗弟弟。老二有段時間還常把弟弟逗哭。
(逗哭?你說的“逗”是什麼意思?)就是哥哥非要弟弟聽自己的,逼著弟弟承認哥哥聰明自己笨,或者故意做一些讓弟弟不高興的事情,就是哥哥在顯示自己的權威,自己在家裏的地位。我沒怎麼管他們。老二小的時候,老大在學校很多活動,朋友也多,其實沒太多機會逗弟弟。但是,我們來了新西蘭以後,這邊放學時間早、孩子在家時間長,老二對新環境也不適應,就逗弟弟逗得多,經常把老三逗哭。逗哭了,我就要去哄啊,就覺得很累,就會怪老二。有一段時間我和老二的關係就很緊張。後來,我想開了,決定不管他們了,隻要別有什麼危險,不傷害到身體,隨他們鬧去。他們自己就和好了,老三也不那麼不禁逗了,例如今天在車上,老二故意抱住老三最愛的玩具鯊魚,以前的話,老三肯定會哭,但現在他不為所動,知道他的鯊魚就是他的。老三還會告狀。他跑來跟我說,哥哥又在玩遊戲,哥哥沒有吸塵 Julia家每個人都要做指定的家務。老二的職責是吸塵。,我就說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