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46年,地球遭受前所未有的地質自然災害。由地震和海嘯摧毀日本核電站引起的核汙染四處蔓延,死神的觸手伸向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靈。隕石群的撞擊促使兩級移位,大陸開始漂移重組,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徹著血的傷口,人類遭遇曆史上的巨大減毀。為保護人類度過劫難,聯合國組織各國建造方舟“薪火號”,裝載人類文明曆史資料和科技人員,遠航避難。結果事與願違,巨大的航天方舟,在通過銀河係的時候,船被恐怖主義國家所控製,船長斯圖拉駕船駛入蟲洞,帶著人類的希望消失在了茫茫星空。龐大的社會體係轟然倒塌,世界進入劫難。審判日帶給人類的不是滅絕,而是減毀,雖然在災難中日夜麵對著死亡的恐懼,但卻沒有滅頂之災。活著的人慶幸自己沒有被上帝選中,他們掩埋了故人的屍體,卻又陷入新的資源,地盤的爭奪之中,史稱“二次審判”。二次審判後的世界,似乎開始平靜下來,不過處處是火藥意味濃重,全球經過板塊漂移和重組,存活下來的人類經過遷移,融合,形成了新的信仰與種族。公元4077年,蘇裏達地理學家阿曼斯諾教授和龍城地質學家李拉德維開始了環遊考察新世界的旅行,對地球進行新的繪圖工作和探索。途中他們的隊伍不斷的擴大,組成了阿曼斯諾探險隊。在公元4087年,整個探險隊突然銷聲匿跡,人間蒸發了。但,十年後,李拉德維卻帶著阿曼教授的資料回到了龍城,並在龍城聯盟會上發表了他們研究的成果即《李拉德維遊曆世界劄記》,裏麵由阿曼斯諾教授繪製的世界地域圖將這個新世界分為同樣的五大區域:南極冰域,九州平原,東阿姆特朗,西阿姆特朗和川陵輻射群島。並且人類存在將近有360多個地區和國度,有近千個民族,數百種信仰。但是李拉德維教授在發表了新書的幾日後就被人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關於阿曼斯諾和一百多人的探險隊伍的下落便自此成為一個不解之謎。阿曼斯諾雖生死不明,但是他又以另一種形式被人記住了,或者說大家隻是記下了他的一句話,登載在《李拉德維遊曆世界劄記》的扉頁的一句話:自然的變化讓不同信仰,不同種族的人跨越千山萬水相遇,他們重新的結合,融合為我們誕生出新的文明,延續了人類的生命,我們的爭鬥隻會讓審判日的再次來臨,合作,努力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而不是屠戮消滅其他的國度,其他的民族,讓仇恨生長成參天大樹。這是神給我們的再一次機會,讓我們珍惜自己和這個世界,讓我們忘記以前的仇恨,收起敵對的眼神,攜手迎接新世紀的曙光吧!這段話影響了很多人,不過他們都是些弱小的和平主義者,強大的野心家們並不想與其他國家共享這僅剩不多的資源的,既然阿曼斯諾已經替他們畫好了世界的版圖,那麼就讓野心膨脹吞噬這一切財富和信仰把。公元4089年,九州平原陷入“大戰爭時代。”
作為九州平原最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建國在公元4067年,是由原龍城共和國總統華勳發動軍事政變而締造的,在龍城帝國成立之前的龍城共和國是在公元4050年,是由管理龍城州安全的龍城軍管會與掌管龍城貿易的龍城貿易商會兩大組織合並發展而成的,以《龍城人民宣言》為聲明書建立了國家軍政議會,軍政主席華勳執掌大權,為共和國總統。作為軍人政府的龍城共和國自然是用武力對外外交的,在華勳任總統後,他先後圖並了平湖和天齊兩個無政府自治州。有了戰功的華勳偏離了原有的保家衛國的信念,變得對權力極度的渴望,軍政聯合會已經形同虛設,華勳利用部下對自己的死忠,借機發動政變。從而有了龍城帝國,下轄三州,分設總督。在李拉德維的遊記發表之後,龍城帝國一世皇帝華勳對世界充滿了巨大的渴望,希望可以統一整個九州,從而對世界的其他地區進攻。自公元4089年開始,帝國皇帝華勳禦駕親征,將帝國疆域闊大至五個州,即天齊和平湖兩州後,又吃下夏淵共和國和倉粟帝國,那一年華勳六十歲。但是擁有更為廣闊的土地的**一直如個黑夜的惡魔一般牽引著華勳無盡的殺戮和征伐。最終在公元4094年,倒在了進攻德順帝國的途中,享年六十五歲。一個惡魔倒下了,不代表著邪惡勢力的完全消滅,血腥的皇冠總是後繼有人的,埋葬了父親的陸軍總次長華革勳爵,合法繼承皇位,並以為國王報仇為由,更為瘋狂的侵占鄰國領土,誓願直達日落之城,開萬古之盛世偉業。這次的遠征,使得德順帝國成為藩屬國,而且迫使齊日內爾蘇裏達分裂,齊日內爾被改成行省並入帝國版圖。至此,龍城帝國占據了九州平原三分之二的地域。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華革創改年曆,紀念公元4100年,占據齊日內爾省府七元,首次改用帝國年曆,為帝國元年。並在龍城州建造堡壘宮殿——天水一閣,作為國王府邸和軍政委員會的行政辦事處。一百多年的“大戰爭時代”,在龍城帝國元年熄滅了戰火,各方修訂了停戰協議。原處於九州平原的二十幾個不同的政權被削滅,僅剩下作為附庸的德順帝國和人稱“自由之國”的蘇裏達。龍城六十七年,時任蘇裏達“自由之獅”部隊的統帥劍戎信義,發動奪回齊日內爾的誌願之戰,邊境戰火又起。齊日內爾當地駐軍民兵團反叛,聯合“自由之獅”奪回了政權。同時天齊州的民族會發動起義,消滅了總督喬治西亞公爵的隊伍,總督本人也不幸被殺。叛軍首領卡西與劍戎信義構結聯盟,並與其顧問議會組成聯合政府對抗帝國政權,龍城七十年,天齊州宣布光複獨立,龍城帝國的勢力被迫南遷致平湖,夏淵一帶。然而同年八月,龍城四世華康授命李斯卡爾將軍為平叛總督,率領二十萬國防軍由東、西兩個方向對天齊發動進攻。天齊民族軍奮起反擊,在九月,打退了夏淵軍團的進攻,並殲滅其三個機械師,成功捍衛了天齊西部領土。而東部,在平湖軍團兩個重炮師的推進下,民族軍節節敗退,喪失了東部七十二縣領土。十月底,天齊東部至哈薩河部分淪陷,西線部隊由於兵員補給不足,被帝國國防軍突破防線,聯合政府隻能南遷至呼倫江南岸,憑借天險死守。同時在天齊南國鎖鑰,北國門戶的柳月城陷落後,從西線撤退下來的五萬民族軍被圍困在北方倉映,樂康一帶,南北撤退通道的丟失,導致他們所在的地方完全淪為孤島,被十多萬的帝國軍隊團團圍困。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