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善待壓力,感恩奮進(1 / 2)

第五章 感恩壓力,讓我釋放無限潛能

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慵懶而埋怨周圍的競爭太過激烈,因為自己能力不夠而強調是壓力太大。事實上,如果沒有壓力,我們的人生一定是平平淡淡的,那麼這樣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而正是這些壓力,才更激發出我們的潛力,成為我們挑戰自己的最佳助力,從而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更精彩。所以,請善待壓力,感恩壓力,讓壓力成為我們不斷拚搏的動力,引領我們登上人生的巔峰。

壓力可以激發潛能

壓力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痛苦和沉重,還能激發我們的潛能和內在激情,讓我們的潛能得以開發。

美國麻省的艾摩斯特學院曾做過這樣一個很有趣的的實驗,他們用很多鐵圈把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當南瓜長大時觀察它能夠承受鐵圈多大的壓力。剛開始時,他們估計南瓜最多能承受500磅左右的壓力。第一個月,他們發現南瓜已經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到了第二個月,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而當它承受的壓力達到2000磅時,研究人員就必須把鐵圈捆得更牢了,否則南瓜就會將鐵圈撐斷。最後,整個南瓜承受的壓力超過5000磅,瓜皮才破裂。然而當他們打開南瓜後發現,南瓜已經不能吃了,因為在試圖突破鐵圈包圍的過程中,它的果肉已經變成了堅韌牢固的纖維。為了吸收足夠的養分以突圍,它的根須延展到了整個培植園。

植物為了承受壓力,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其實人也一樣,要變得更堅強、更有力,也同樣需要激情、緊張和壓力。常聽一句老話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什麼生命在“死地”卻能“後生”?就是因為“死地”給了人巨大的壓力,並由此轉化成了動力。沒有這種“死地”的壓力,又哪有“後生”的動力?

有這麼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人心,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聯中所寫的兩個故事,其實都是壓力帶來的勝利。沒有破釜沉舟的果斷,哪有不勝則死的壓力?沒有這壓力,又哪有“百二秦關終屬楚”的戰績?沒有亡國之恨的恥辱,又哪有臥薪嚐膽的堅韌精神?沒有臥薪嚐膽的二十年,又哪有三千越甲一舉吞吳的勝利?這都是壓力激發起了人的鬥誌,從而讓人最終戰勝他人、戰勝自己,獲得成功。壓力能讓徘徊者邁出堅定的步伐,能讓失敗者鼓起再戰的勇氣;能讓落後者奮起,能讓成功者警惕。

體育比賽的壓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正因為壓力大,才有了頻頻被打破的世界紀錄。企業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正是激烈的競爭機製,才使得企業飛速發展,使人才層出不窮。

1985年,當吳士宏還是個小護士時,就抱著一個半導體學了一年半《許國璋英語》,然後就壯著膽子到IBM應聘了。

站在長城飯店的玻璃轉門外,吳士宏足足用了5分鍾的時間來觀察別人怎麼從容地步入這扇神奇的大門。

經過兩輪筆試和一次口試後,吳士宏順利的通過了。麵試也很順利。最後,主考官問她會不會打字,她說會。主考官問:

“你一分鍾能打多少字?”

吳士宏問:“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說了一個數,吳士宏馬上承諾說可以。她環顧四周,發現現場並沒有打字機,這樣就不用馬上考試了。果然,考官說下次再考打字。

實際上,吳士宏連打字機都沒摸過。麵試結束後,她飛也似地跑了出去,找親友借了170元買了一台打字機,沒日沒夜地敲打了一個星期,雙手累得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了。但是,她居然奇跡般地達到了考官要求的專業水準。過了好幾個月,她才還清了那筆債務,但公司一直沒有考她的打字功夫。

吳士宏的傳奇從此開始。直到今天,她談起那段故事,依舊感謝那逼迫自己的壓力。

上天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在為我們創造機會的同時,也為我們製造了不少壓力。如果你在壓力麵前倒下了,那麼你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如果你經過壓力的錘煉後變得更加堅強,那麼你就是真正的強者。不甘於平庸,不想成為失敗者,那你就要有勇氣麵對壓力,並學會感謝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