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情誼和緣分,成長就是一種互助和友愛。當我們每個人想起慈祥善良的父母、教書育人的啟蒙老師,時時嗬護幫襯一把的老鄰居,以及許多一路扶助我們走過風雨的新老朋友,都會在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感恩之情。例如,在你最無助的時候,有一雙手或一句叮嚀,也許就能幫你度過人生最困難的時刻;在你彷徨的十字路口,有一個朋友或一個善良的陌生人為你點燃一個火把,為你引路,也許你就能走向輝煌。可以說,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都不可能沒有愛,沒有幫助,沒有關鍵時刻、艱難歲月那一句銘心刻骨的問候和熱情相擁。區區的28元錢雖然不多,但卻一下子改變了一個農村小夥子一生的命運。
這個世界上,如果人人都能付出一點愛,人人都能伸出一雙手,那麼這世界也注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愛也是需要回報、需要傳遞和循環的。隻是單向的愛,是難以走遠的。沒有回音的愛,最後隻會讓愛悄悄隱去。隻有人人懂得感恩,人人知恩圖報,愛才會被激活,並成幾何倍數增加,最後才會讓涓涓細流彙成大江大海,才會如熊熊燃燒的大火溫暖更多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唐慶蟬的回報隻是一聲“謝謝”,顯得是那樣微不足道,但這也是感恩之心的一種體現,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正因為有了這一句發自內心的感激的話,才讓自己牢牢記住了別人的愛,讓他人保持住了那份熱心,讓愛心得以延續。
在河南省某鄉村有一位普通的醫生叫馬文芳,他40多年一直堅持在偏僻的鄉村行醫,曾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等光榮稱號。當記者問他,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他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在偏僻的鄉村行醫。他回到說:“就是那1961年的169元錢。”
那年,他母親得了傷寒病去世了,五天後,弟弟也得了這種病。在全家陷入絕境的時候,一分、二分、五分,一個莊又一個莊,鄉親們幾乎全部出來,最後竟然湊起了169元錢。這筆當時近乎天文數字的救命錢,讓馬文芳淚流滿麵。雖然弟弟最終還是沒能救過來,但在他心靈深處,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在呼喊著:“在農村,一定要有醫生,一定要有為父老鄉親們治病的醫生!”
這就是感恩的力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鄉親們的169元錢,換來了馬文芳整整40多年為鄉親們的熱情服務。感恩,不僅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最堅強、最持久的力量。當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時,我們便會牢記自己的責任,以給予別人更多的愛和幫助為最大的快樂,對需要幫助的人們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一旦沒有了愛、沒有了善良、沒有了感恩和報恩之心,人人都變得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爾虞我詐,那麼我們這個社會既使經濟再發展、人們再富裕,也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讓我們每個人都懂得感恩,學會愛。感謝父母、感謝妻兒、感謝朋友,也感謝組織、感謝同事,以及感謝每一個曾經幫助了我們的人。當你始終懷著一種感恩之心,懷著一份感激之情,麵對社會,麵對親人,也麵對自己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洋溢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滿足;你的目光也一定會流露出一片屬於至善至愛的清澈、祥和;你的內心更一定會獲得一份充滿堅韌和幸福的寧靜。
參考書目:
《感恩造就卓越》湯林放著 藍天出版社2007年
《感恩書》薑穎主編 寧波出版社2007年
《感恩的心》職勇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年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員工》謝文輝主編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年
《感恩》張貴禹、小山著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年
《贏在感恩》宿春禮、刑群麟著 華夏出版社2008年
《度過生命中的不如意》張權編著 金城出版社2007年
《再苦也要笑一笑》譚郭鵬編著 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年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肖建中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
《感恩的心》唐曉龍著 人民出版社2006年
《感謝貧窮》若木著 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