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三一個“餓虎撲食”上去,簡直就像將彭瓏榮完全淹沒了一樣。
可是……下一刻,這座小山就跪倒在了彭瓏榮麵前。
胡老三當然不是心甘情願跪下的,他是有不得已苦衷的,因為他連看清楚怎麼一回事都沒有,手臂就已經被彭瓏榮折在了背後,壓在地上治得死死的,滿臉流滿了大汗,連一絲反抗的可能都沒有。
“好了,你贏了,小英雄,請放手!”胡老三哀求道。
得理之處且饒人,彭瓏榮也不想剛到益州就弄一個滿城皆知,見胡老三認慫,便放開了他。
手臂終於重新獲得自由的胡老三,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酸麻的手臂……
還未等他說話,一個聲音從一旁響起,“你們廣成仙派竟然剛進我漢中城,就在此肆意的撒野?”
話音未落,一道火光由天而降,向著彭瓏榮打來!
雖然同為從天而降的掌法,但是這貨與《如來神掌》差著十萬八千裏呢!
“朱雀神火!”
“咣!”隨著彭瓏榮退後一步,與胡老三拉開了一步距離,那火光剛好落在二人之間,將巨石鋪就的地麵上,留下了一個難以彌補的坑洞。地麵也同時被包裹在火焰之內的拳頭,燎得漆黑一片。
來者約莫二十來歲,身著蜀山派特有的藍色武士服,頭係武士巾,身材不高、四肢較短,卻予人一種既靈活又非常穩健的感覺,隻是性格看起來顯得容易衝動。
“原來是蜀山派的師兄呀,在下廣成仙派彭瓏榮,奉師門之命,前來益州公幹。剛剛隻為幫助弱小,並無冒犯貴派之意,還請這位師兄明鑒!”彭瓏榮見到對方使出了蜀山派的看家本領,《南明離火神功》的朱雀火焰,便與對方見禮說道。
此時的蜀山派絕非《仙劍奇俠傳》與《蜀山劍俠傳》中的蜀山派,更為準確的說,此時隻能以“蜀山盟”來稱呼其才對。
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長萬丈,根係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邊土石,逐漸擴大,形成懸空之山,是為“蜀山”。
蜀山附近地氣特異,靈力極強的異象被一些方士發現,蜀山也成為傳說中的仙山。開始有修仙之人在這裏結廬修煉,修仙人數空前繁榮,最多達數千人,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分成數百小門派,各人的修煉方式也各不相同,都有一套獨特的修仙方法,全憑自悟。
蜀山各門派矛盾爭端不斷,在其中神將飛蓬創立的“仙劍派”倡導下,蜀山修士在蜀山絕頂上召開大會,形成一個蜀山各門派的聯盟“蜀山盟”,同時在蜀山絕頂建立總部,修建三皇殿,形成日後蜀山派的雛形。
五代十國之後,蜀山劍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劍派為主流,成立了“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才是《仙劍奇俠傳》中的蜀山派。
修煉方式注重內功和劍術,修仙求積德而不求升仙,積極入世斬妖。
劍術便是《萬劍訣》,內功就是《南明離火神功》了。
這世上的火分為真火、神火與凡火三種。
凡火簡單,被稱為五昧真火,是指五行之火。
神火是神仙級別的生物才能擁有的火焰,其中最強的就是天火了。
還有一種火叫做業火,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火,是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業力,所化為的焚燒罪人之地獄火。它的助燃物隻有“業”,不會因為其他任何物質而燃燒。
最高境界自然就是真火了,分為太陽真火、三味真火和南明離火這三種。
八卦裏的“離”卦在南方,屬火,是為真火,五行中主火,因此被稱為離火之精,指的是真火所生的精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屬於朱雀類的火鳥。
三昧真火是將身體分為了上、中、下三昧,將這三昧中的目光、意念、氣動結合起來的火焰。意念加重,注視不離,叫做武火;意念輕鬆,似有似無,叫做文火。《西遊記》中就有所提到,太上老君用八卦爐鑄煉孫悟空、仙丹、金剛棒等的,便是這文火,名為六丁神火。而三味真火也會根據火焰的本源不同,而產生的威力不同,真火的三昧,自然要遠勝神火與凡火了,即便是凡火結合了三昧之力,也與真火已經可以同日而語了。
太陽真火又稱大日金焰,指的就是三足太陽金烏這種日中陽鳥之火,乃是“眾火之祖,萬火本源”,地水火風四大混沌元靈中的火之元靈,融合太陰本源之力所化。吸取了大道降下的無量開天功德後,吞噬了其他濁垢元壤、無極玄冰、虛無贔風三大元靈,化為大日金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