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景璃此言一出,下麵幾人立刻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大臣們臉上的表情不一,有喜有愁。
事件的主角莫九霄什麼也沒有做,隻是坐在自己的輪椅上,靜靜聽著周圍的人一輪的聲音。
同樣沒有反應的還有丞相左芝山。
他也早就從莫九霄那裏得知了這個消息,再加上早朝的時候皇上告知群臣,將他的大女兒賜婚給端王的消息,他現在已經算是端王的嶽丈,就更不能再說什麼,以免引來什麼嫌疑。
有幾人一輪了幾句後就站在那裏,臉上的表情帶著一絲幸災樂禍。
禦史大夫緊蹙著眉首先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啊!端王乃是我大燕的功臣,被百姓譽為大燕的‘守護神’,一直以來也為周邊各國所忌憚。如今,一旦傳出端王不再掌管兵權的消息,不僅百姓心慌,恐怕周邊各國也會蠢蠢欲動,實在於社稷不利啊!”
禦史話音剛落,便有人站出來反駁。
“倪大人此言差矣!正是因為端王有功於我朝,所以我們才更應該體諒殿下的苦衷!端王殿下如今身體被頑疾困擾已久,久治不愈本就不便於再帶兵打仗,更何況,我們大燕朝中人才濟濟,不一定非要端王殿下一人勞碌不可!”
此人同為禦史,姓肖名平,平日裏議事常常與禦史大夫倪康時意見相左。
倪康時聞言,偏頭怒斥:“汝豈知兵權歸屬的重要性!端王殿下掌管兵權,就算不親自帶兵打仗,僅僅憑靠威名也足以震懾四野!放眼朝內,還有哪位將軍能有如此能力?”隨後他又麵向莫景璃躬身拱手道:“還望皇上三思!”
莫景璃依舊沒有言語,但是眼神中卻隱隱有冷意射出。
“倪大人,”工部尚書狄永年又插進來,“端王殿下功績固然卓越,但是這也並不表示我們大燕沒有其他的可用之才。難道離了端王殿下,我們大燕就無法立足了嗎?”
一直屬於莫九霄陣營的夏閔行和聶謙兩位大人也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因為一些曆史問題,朝中眾位大臣一直都知道他們是偏向於莫九霄一邊的。
不過,此時聽完狄永年的話,聶謙也實在忍不住了:“狄大人此言似乎有可薦之才?”
狄永年沉默片刻,站出來對著莫景璃道:“臣認為新科武狀元杜安邦乃是奇才,或許可當次大任。”
杜安邦是新科武狀元,此人武功高強,文試時的兵法理論也是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隻是這些畢竟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真才實學,又豈能真的上戰場領兵?
“此人武功雖高,但是年紀尚輕,又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豈能勝任大將軍一職?”聶謙進一步問道。
夏閔行一直在一旁聽著他們的對話,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但是卻又說不出來時什麼。
“好了。”莫景璃突然開口打斷了他們的爭論,麵向莫九霄說道:“你看,六皇弟,因為你的一舉引出多少麻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