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國傳統戲劇,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中國戲曲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已有萌芽,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紅”、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一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漸漸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戲曲文化,與西方的歌劇、舞劇、話劇截然不同,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中國戲曲的表演一如中國的寫意山水畫,用簡約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白晝可以營造出暗夜的假相,方寸之間也可馭馬行舟,千軍萬馬也可以在小小舞台上輕鬆展現。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中國傳統戲曲取其意而棄其形,化繁為簡的臉譜藝術也是中華文化中的華麗的瑰寶。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其主要特點,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戲曲始終紮根於漢族民間,為人民所喜聞樂見。如被譽為國粹的京劇,走出國門,獨特的中國魅力傾倒世界。雅俗共賞的豫劇,生命力旺盛,流行於河南、山西、山東、江蘇等地,會變臉的川劇,讓幽默的四川人講故事的方式也與眾不同。還有慷慨激昂的晉劇,評古論斤的評劇,獨具江南味道的越劇……中國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流派紛呈。除了上述流傳時間長,地域跨度大,經典劇目多,特色鮮明的集中大劇種之外,還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地方戲劇沒有收錄,比如上海的代表性劇種滬劇,福建的地方戲閩劇、薌劇、布袋戲,湖南的湘劇,山東的呂劇,東北的二人轉,以及河南道情、曲劇、越調,皮影戲,花鼓戲,評彈等等。這些都是梨園之中的奇葩,下一緝會繼續介紹。
本書分為八章,分別介紹了京劇、昆曲、川劇、黃梅戲、豫劇、秦腔、越劇、粵劇、評劇、晉劇。具體到每一章,以京劇為例,第一節對京劇進行簡介概述,第二節細細道來京劇的曆史演變。第三節是最有趣味性知識的內容,京劇的臉譜與行當、京劇樂器伴奏、京劇流派以及京劇界的著名演員。第四節是欣賞廣泛流傳的京劇經典劇作。本著對中國戲曲文化的熱愛,編者整理了此書,倉促間必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朋友們指正。
§§第一章 京劇——華美的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