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說十一月初間,小鈺和玉卿在怡紅後院看見瓶裏梅花,想起此時東閣必須開得很盛。正要過去賞玩,忽聽見宮女報道:"佩荃小姐和何小姐同回來了。現在上房請安,一會子就會出來的。"小鈺聽了,如獲至寶,忙叫等他出了園,就請到這裏來。不多時,果然雙雙走將進來,各見了禮。友紅說:"我今兒特地邀了荃妹妹同來,免得二爺記念。"小鈺道:"多感,多感。但不知怎樣開罪了荃妹妹,竟是一去不回?"佩荃道:"實因父母不肯放,那有什麼開罪?二哥哥別多心。"四人正在殷勤敘話,忽見那隻交址貢來的蒙貴,和一隻小猴兒在假山跟前打雄。小鈺笑道:"三位姐姐妹妹瞧瞧,很有味兒。按《外夷記》上載:蒙貴出安南國,狀如猱而小,紫黑色,捕鼠勝於貓。彼時貢來,原是一牝一牡,皇上把牡的賞了我,孤獨無伴。此時小陽已過,春氣發動,諒來按捺不住,隻得非匹偶而相從,就和這猴兒交將起來了。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呢?"三人聽說,通漲紅了臉,往前廳走了出去。佩荃悄悄向友紅說:"今晚鈺、玉兩個,隻怕也要仿照蒙貴的樣兒哩。"友紅點頭笑笑,不做聲,各自散去。不提。
到了十二月初頭,倭王到京,先來見過小鈺,小鈺早知聖上有意做媒。便要結倭王的歡心,殷勤款待,十分恭敬。第二日五鼓,倭王上朝,皇上果把這事諭商。倭王喜出望外,叩頭謝恩,感激無地。過不幾日,四女將的前站已到,皇後出城郊勞,禮數優隆,不必絮說。至於各各回家祭祀宗祖,父女相聚的話,也不用細敘。
殘年既盡,正是丙辰元旦,倭王也隨眾人入朝。皇上受過朝賀,便著內閣傳旨:欽封林舜華為平海王元妃,封梅碧簫為次妃,薛藹如為三妃,公主楊纈玖為四妃,周淑貞為五妃。一體頒給鬥大金印,禮數以女先娣平敘。俟明歲春正,賈王年登十六,選定吉期,五妃同日合巹成婚。
賈政率領小鈺同著倭王、梅玉田、林中秀、薛虯等謝了恩,才選個吉日,先行了問名納采等五禮,俟明年續行親迎大禮。
這儀文的繁華熱鬧,是不必說的了。倭王畢事之後,辭回本國,約定冬間再來,待明年好看花燭。那父女作別,新婿送行的閑話,也不必煩敘。
且說岫煙早早有意要把彤霞配給小鈺,因門戶不對,難以啟口。如今皇上主婚,配了五個。諒來再沒處插腳的了,隻得托小鈺做媒,要招個好女婿。小鈺道:"有卻有一頭好親,略有些不足之處。那北靖王單生一子,今年十九歲了。前年娶了個正妃,誰知有癱瘓病的,每日躺在炕上,連飲食大小便通在炕上。全仗丫頭婆子喂他扶他,竟是個廢人。北靖王怕不能生育,且將來兒子襲了封,沒有個當家內助,因此要替他娶個次房,次要正經舊家閨女,不過’妃’字上加個’次’字,其實和正室一個樣的。至於新郎的相貌文才,都是極好,我深知道的。不知先生願不願?"岫煙就和薛蝌商量,薛蝌道:"咱們薛家現在中落了,那能攀高?況且白雲山算命,說女兒要做次房的,可見事有前定。這頭親事倒很合適。將來生了兒子,怕不襲封王爵麼?"岫煙又問問女兒,也是願意的。就煩小鈺做媒,一說便成。不幾日就行盤過帖,竟是聘媳婦的一般,禮又很豐盛體麵,回盤禮物通是小鈺代備的。北靖王原要月內就來迎娶,因本年是丙辰年,與新郎生庚戊戌犯衝,隻得等待明年丁巳歲完姻。
李紋、李綺聞知這事,都為抱怨小鈺說:"有這樣好親,為什麼不替兩個妹子說合?"小鈺道:"郎君年紀大了,彤姐姐還小了三歲,兩位妹妹差了五歲,不很相當。如今我意中還有一個好郎君,就是友紅姐姐的兄弟,今年恰好同庚,十四歲。
相貌才學和他姐姐相仿,若是二位姨媽願意,就寫起兩個年庚八字來,我送交何家,叫他自去合婚,合著那一位,就對那一位。"李紋姐妹各個歡喜,連忙寫了庚帖,煩小鈺送去。友紅早已得知,悄悄通信回家,說:"二香才貌不差什麼,都算得上品。但瑞香有紅症的,不如妙香妥當。"何家就合了妙香的八字,揀個吉日就來行聘,議定待到十五歲迎娶完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