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2 / 2)

當幼兒之間碰到問題時,應引導幼兒想出盡可能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選擇最好的一個,重點是幫助孩子更靈活,更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

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用處,我們不能忽視此方麵的培養。通過多方麵的共同教育引導,本學期本班孩子在獨立主動解決問題的方麵有了很大提高。當然,培養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像利用言傳身教引導幼兒自我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不管是什麼方法,我們隻要做個有心人,時刻把培養幼兒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做法落實在教育教學中,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擁有很強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1)首先要注意讓孩子們解決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不要常替兒童解決問題如替他做作業等。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苛求兒童,要設法引起兒童解決問題的興趣。

(2)不要根據成人的標準,而要根據兒童的智力水平來判斷兒童解題的成績。

(3)兒童解決了問題時,要及時予以獎勵。

利用活動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合適、豐富的環境,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興趣。

幼兒的一切活動的動力,來自於興趣,隻有尊重了幼兒的興趣取向,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的操作及發展才能按照教師既定的目標前進。創設良好的環境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不言而譽的。

二、認真觀察,客觀評價,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態度、意識、方法。

在區角活動的開展中,觀察記錄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將幼兒解決問題時態度分為退縮的、嚐試的、積極的三個層次,將解決問題時的目標意識分為:較盲目、需提醒,目標明確三燈,並對幼兒連解決問題時的方法使用進行了分類:方法單一、多樣方法、獨立解決或合作解決。

三、通過適時適當的指導,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活動中適時適當的指導,能促進孩子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並且有利於孩子充滿信心地投入下一次的活動,由此可見觀察與指導在區角活動中的重要地位。

心理自由的環境是指創設一種使幼兒可以受教師支配,自由選擇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活動速度、活動時間的氛圍;心理安全的環境是指建立一種沒的批評、指責,種種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視、欣賞讚揚的環境。幼兒隻有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才能充分發展個性,才激發出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在活動中我多做為一個觀察者,盡量避免去幹涉幼兒的操作活動,使幼兒能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去進行自己想做的探索活動,從中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