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閑一愣:“我有什麼心事啊?沒事的,也許是身體原因吧,我恨奇怪了,往回幾個人喝酒,我一般沒感覺這麼醉啊。看來不服老是不行了,阿樂你說我是不是老了嘛?”
阿樂道:“您……一點兒都不顯得老呀?看起來,頂多也就四十歲多一點點的樣子,怎麼說是老呢,應該是年富力強正當為革命衝鋒陷陣、奉獻才華的時候。”
“哎……”吳德閑輕輕地一聲歎息,悄悄說,“我也曾經不服老的……不過,也許歲月不饒人吧,再過幾個月,我就52歲了,按照鎮黨委關於中層幹部的任職的年齡要求,我可能要被調整,退居二線了。”
阿樂笑道:“退居二線好呀,可以清閑清閑享享福了。”
吳德閑道:“好倒是好,可一些事情,了猶未了……還是放心不下。近年來,我盡心盡力地培養我們經發辦的副主任,以為我退居二線之後他能接替我出任主任,誰曉得,縣上傳來小道消息說,經發辦要與國土資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等單位整合,我和梁得誌兩個老同誌下了之後,由周定緯擔任經濟發展中心的主任。我這個人本來就不貪戀權位,一個鎮上的中層幹部,頂多能享受個副科級幹部待遇……我是擔心,我和老梁下來之後,小周他們會怎麼搞,能不能把我們搞起來的事業搞好?”
阿樂無言以對,因為這個擔心本來就沒有必要。吳德閑是太在意自己對事業的貢獻,覺得隻有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選擇,別人的方法都可能有問題。
人老了話多。吳德閑喝酒之後,話更多。阿樂隻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聽著吳德閑對自己一生輝煌的事業進行傾訴,同時也在聽旁邊兩桌的人在鬥地主,還不時地對吳德閑的觀點表示讚同之類。
鬥地主是一種典型的以多勝少,倚強淩弱的遊戲。地主即便富有,也是處於被“鬥”的挨打地位,也許偶爾會取得勝利,但群眾的力量,特別是“打土豪,分浮財”的號召力量,往往是促成群眾團結一致取得最後勝利。所以,玩鬥地主的遊戲,幾乎可以說是一種鬥爭哲學。中國人喜歡鬥地主的根源就在於此——與牌鬥,其樂無窮!其中的“把握時機,抓住關鍵,奮起一搏,改地換天,趁勝追擊,雪上加霜”等戰術措施,都是群眾在鬥地主的艱苦卓絕的實戰練習中不斷總結出來的實用兵法。
吳德閑把自己一生的經曆和值得顯擺的先進事跡都向阿樂做了詳細的敘述,之後,轉入了一個話題:“阿樂先生,我退下來之後,估計也不用正式上班了,參照以往的慣例是不用去政府工作,我的名字雖然叫得閑,我一生最不習慣的就是閑……我在想啊,咱們山莊不是正好缺管理人員嗎?能否考慮讓我來幫您做事……我保證,我一定會對您的公司與我對黨的事業一樣忠誠,再創人生的輝煌!”
阿樂道:“吳主任,目前好早嘛,別急別急,等你正式退下來,咱們再商量吧。我看今天也不早了,就此別過,好吧?”
吳德閑道:“好好好,我說的事您一定放在心上哈。”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語嫣.山中之王》第八十二章 錯裏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