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年如一日,從細微做起,孝敬公婆,是個好兒媳;她用自己的勤勞與善良,撐起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是個好妻子;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婦女,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愛嗬護兒子,是個好媽媽。她就是壺關縣“三好婦女”馬惠芳。
當今社會,特別是年輕人,都願意自己生活,不願意接觸到最敏感的“婆媳關係”。然而馬惠芳的婆媳關係,卻成了鄰居、同事眼中最融洽的關係。
自從結婚後,馬惠芳就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她對這個家的愛,尤其是對公婆的一片孝心。馬惠芳的婆婆在老家種了幾畝地,每年春播秋收時都要回老家忙上一陣子。她和丈夫多次勸說讓婆婆把地送給別人,但婆婆不聽。馬惠芳說:“婆婆不是舍不得,而是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與土地有了感情。”在了解婆婆的心情後,馬惠芳每年春播秋收時都會幫著婆婆一起打理土地,這也讓她們的婆媳關係越來越融洽。
“媳婦做的這一切,真的很讓人感動。”說起兒媳,馬惠芳婆婆的眼眶紅了。
時光飛逝,十年的婆媳生活,馬惠芳總結出了她自己的“孝經”:對待老人有孝心,對待家庭要熱心,為人處世有愛心。馬惠芳常說:“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的,但隻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會有回報。”
馬惠芳不僅在公婆眼裏是個好兒媳,在老公眼裏更是個好妻子。由於工作需要,丈夫多次調動工作,每天早出晚歸,但馬惠芳從未有過一句怨言。為了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她主動承擔家庭的重擔,每天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馬惠芳說:“丈夫是個重感情的人,雖不善言辭,但從他的眼神裏我讀出了他對這個家的愛,我做的一切都無怨無悔。”
在親友眼中,馬惠芳更是一位全心撲在孩子身上的“良母”。有一句廣告詞說:孩子優秀,媽媽成就。馬惠芳一直認同並堅持朝這方麵努力。在教育兒子上,馬惠芳也很有一套。為了磨煉兒子的意誌,消除其煩躁的心理,馬惠芳教會了兒子下象棋。對於兒子的學習,馬惠芳也一直本著孩子自願的原則,讓孩子養成自學的好習慣。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標,但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呢?是奢侈的物質享受,還是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馬惠芳選擇了後者,她很滿足。她孝敬自己的公婆,她愛自己的丈夫,她疼愛自己的孩子,她更愛這個家。
(李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