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飽含熱淚,謹以此劇獻給投身西部建設的偉大拓荒者。
——作者題記
時間:一九五七至一九九七
地點:西安·上海
人物表
孟冰茜——三十六至七十六歲,西部交大教授。
周長安——三十六至七十六歲,西部交大教授。
蘇小眠——十三至五十三歲,孟冰茜之子。
蘇小楓——十至五十歲,孟冰茜之女。
尹美蘭——三十至七十歲,上海市民。
蘇毅——五十二至六十二歲,孟冰茜之夫。
杏花——十八至五十八歲,賣雞蛋的農婦。
尹美蘭——三十至七十歲,上海市民。
古麗——二十三至五十三歲,蘇小眠之妻。
蘇哲——十三至十七歲,蘇小眠之女。
教師、學生若幹。
字幕:一九五七年夏。
西部交大校園內。
“熱烈歡迎交大西遷聯歡會”正在排練。
極具西部風情的《迎賓之歌》:
酒已溫燙,
茶已泡香,
美味的羊肉泡在等待你品嚐。
歡迎您,南國的大雁,
歡迎您,西遷的群芳,
老長安為你披上節日的盛裝。
像擁戴解放的大軍一樣,
像迎接闊別的親人還鄉。
我千古帝王之都,
是參天大樹生長的地方。
周長安在《迎賓之歌》中拉板胡領唱。
蘇小眠、蘇小楓在一旁學打腰鼓、扭秧歌。
觀看節目的上海教師們熱烈鼓掌。
蘇毅如此激越豪邁,很是鼓舞士氣呀!冰茜,怎麼還把耳朵塞著?
孟冰茜太缺乏優雅悅耳的情調。周老師,你們這個秦腔節目吼天震地的,可不敢把咱們西遷來的人,在火車站就給嚇回去了噢。
周長安(爽朗地一笑)不會吧,我還覺得有些激情不足呢。
孟冰茜是唱,又不是吵架,別嚇死人了。
眾笑。
風聲。
尹美蘭急上。
尹美蘭快,快把我扶住。好大的風啊!諸位,諸位,晴空霹靂啦,西遷發生重大變故。
眾怎麼回事?
尹美蘭眾位“先行官”哪!
(唱)西遷我們做表率,
千裏拓荒先登台。
誰知老巢出意外,
大樹挪窩根難裁。
形勢變化有利大上海,
沿海戰事短期起不來。
滬上建設要加快,
西遷可能要洗牌。
(白)我們可是被坑苦啦!
周長安不可能吧?校舍已經建設好了,一、二年級都遷過來了,怎麼能……
尹美蘭又怎麼不可能呢?前兩年蔣介石要反攻大陸,局勢緊張,要求沿海的工廠和大學內遷,現在局勢緩和了,國家要加快沿海的建設速度,再遷不是無是生非嗎?
蘇毅西遷不僅僅是國防的需要,更是支援大西北建設的需要。
尹美蘭蘇教授,您的這些觀點最近已經不太吃香了,好多人認為,西遷會使交大這棵大樹死在大西北的。聽說還有一種方案,沒來的就不來了,已來的就不走了。
眾議論。
孟冰茜你都聽誰說的?
尹美蘭我的老同學哇,別兩耳不聞窗外事啦,看看你這個留洋回來的資產階級大小姐,拖家帶口的,蘇教授又連上海的老房子都賣了,就是組織要照顧他老人家,這後路……
蘇毅我不需要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