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第十六能量書——兩次失戀的經驗和總結(2 / 3)

事情就這樣巧妙,卡耐基不禁問自己:“難道是上帝的安排?”

他們彼此有了好感。

在一次演出時,他們又演了一對情侶。沒想到珍妮在演出後,意外地摔倒在地,還扭傷了腳的踝骨。

在人們的驚呼聲中,珍妮被送往醫院。不巧的是,醫院正好被熊熊的大火籠罩著,接著,珍妮被送到了年輕傳教士亨利的住所休養。

在期間,亨利對珍妮無微不至地關照。珍妮發覺已經對這個年輕人難舍難分了。

康複後,珍妮回到了馬戲團,當他和卡耐基進行表演時,她忽然看到了亨利在觀眾中癡癡地望著她。珍妮一激動,又從馬上摔了下來。這時的亨利已經衝了過來,讓珍妮跌倒在了他的懷裏。這一幕,讓卡耐基十分難堪。當看到珍妮和亨利親密,他很痛苦。他最終下定決心:“我要離開這裏,明天去找另一家製片經紀人。”

卡耐基找了很多家經紀人,可都沒能淹沒掉他失戀的陰霾。尤其讓卡耐基更苦惱的是,其他的經紀人那裏並沒有適合他的角色。

卡耐基為難了,但珍妮幫他找到了一家百老彙的製片經紀人。對卡耐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可珍妮馬上也被錄用了。在聲色犬馬的演藝場所,卡耐基覺得他們之間的愛情就將破滅。果然如卡耐基所料,沒過幾天珍妮就已經變樣了,她穿著一件意大利的正宗皮大衣,戴著金耳環,濃妝豔抹。卡耐基對珍妮的這種變化很反感,他盯了珍妮很久,問珍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珍妮很抱歉地說:“原諒我吧,戴爾,你是知道的,經紀人對我感興趣,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別無選擇。”卡耐基瞬間都明白了,他很想發狂,但還是抑製住心中的衝動,對珍妮說:“祝你幸福!”珍妮泣不成聲地說:“我想演戲,可是我也想要你,在百老彙,就是這個樣子。”卡耐基知道,珍妮並沒有錯。

珍妮還在那兒哭泣,此時她的心情十分沉重。

卡耐基還是看著珍妮,然後緊緊地摟著珍妮,接著漸漸地鬆開雙臂,輕輕地推開珍妮,一言不發地就離開了。

走在紐約的夜色中,他很想借酒消愁。但隻是不停地幻想著:兩年前,他們相遇與相戀,為什麼命運之神會這麼捉弄?如今他不但沒有成就夢想,還與心愛的姑娘分手了,他的心很痛苦,難以用語言形容。他覺得,自己夢寐以求的前程化為泡影,他的前程注定和百老彙無關。23歲的卡耐基便下定決心:退出演藝圈。

短短的演藝生涯就這樣結束了,一個農場主的兒子在舞台演繹生涯上畫上了一個句號。並且這是年輕的卡耐基的第二次失戀。

他開始總結愛情上的得與失,他明白,婚姻不可強求,一切順其自然才是長久的道理。

後來卡耐基的正妻桃樂絲把他的這些認識寫成一本書,用來為很多年輕人的人們提供愛情和婚姻方麵上的指教。

桃樂絲認為,在戀愛中,女方不能嘮叨,嘮叨就像水珠侵蝕石頭,是很高明的殺人不見血的手段。桃樂絲寫道:“一個男人的婚姻生活能否得到幸福,他太太的脾氣與性情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加重要。她可能擁有天下的每一種美德,可是要是她脾氣暴躁、嘮叨、挑剔與個性孤僻,那麼她一切其他的美德便都等於零了。而很多男人失去了愛情,往往是由於衝動。而也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人隻是過客。”

的確,後來的桃樂絲有了更好地對卡耐基的認識。

嘮叨和挑剔帶給家庭的不幸,比奢侈與浪費來得更大,還有不做家務與行為不貞,也是增加了家庭的痛苦。有關這一點,不必馬上相信這個判斷。先聽一下專家的證言吧:

萊偉士·M·特曼博士是有名的心理學家,他對上千對夫婦做過詳細研究。結果表明,丈夫都把嘮叨和挑剔列為太太最糟糕的缺陷。蓋洛平民意測驗也得到了一樣的結果:男人們都把嘮叨與挑剔列為女性缺陷的第一位。詹森性情分析是另外一個有名的科學研究,他們也發覺沒有其他的性格會像嘮叨和挑剔那樣,給家庭生活帶來很多的不幸。

可是,幾乎自從穴居的遠古時代開始,太太們就想盡方法要以嘮叨、挑剔的方法來影響自己的丈夫。傳說,蘇格拉底就花費自己很多的時間躲在雅典的樹下沉思哲理,就是為了逃避他那脾氣暴躁的太太蘭西勃。像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與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這麼傑出的大人物也都受到了嘮叨妻子的苦。奧古斯特斯·凱撒與他的第二任妻子離婚,其理由是:由於他實在不能忍受她那暴躁的性格。

女人們依舊想以嘮叨的方法來改變丈夫。從古至今,這種方式從沒有發生過效果,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卡耐基便舉了一個故事:

一位中年人說,他太太一直輕視與取笑他所做過的每件工作,他的事業似乎要被他的太太毀了。一開始時,他是個推銷員,他喜歡自己的產品,而且很熱心地推銷著。當他晚上回到家時,原本很希望得到一點的鼓勵,可是他的太太就以這些話來迎接他:“你好,我們的大天才,生意很好吧?你帶回來很多傭金吧?還是隻帶回來推銷部經理的一番訓話啊?我想你一定曉得,下個星期就要付房租了吧?”

這種情形持續了很多年,雖然不時受著嘲笑,這位男士還是努力堅持著。現今他已經在一家全國有名的公司擔任執行副總裁的職務了。關於他的太太呢?他與她離婚了,並且又娶了一位年輕的、可以給他愛心和支持的女孩,這是他的第一位妻子不能給他的。實際上,第一任太太並不曉得自己為何而失去了丈夫。“我省吃儉用,吃苦很多年,”她告訴她的朋友,“最後當他不再需要我替他做牛做馬時,他就離開我,去找年輕的女人了。男人竟然這個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