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2 / 3)

“好吧,這事就這樣解決,你直接向她求愛。”旋風實在看不下去,就主動鼓勵起好朋友來。

蘇吉拉納臉上掠過一絲缺乏自信的表情,旋風當然看在眼裏。

“別忘了,有我和秀英給你牽線。讓秀英去探她的口風,然後我們再為你安排機會。”

此時的蘇吉拉納不再是那個果斷幹練的教區稽查隊副隊長,他的嘴動了動,但什麼也沒說出。

便在此時,一陣穩重的腳步聲從兩人背後響了起來。兩人不用回頭,便知何人駕到。忙起立回身,向走過來的一個六十開外,瘦小但顯硬朗的老人施禮。那個老人身穿休閑長袍,胸口上繡著一隻三角金星。

這個長著鋼針般灰白頭發的老人就是兄弟群島至高無上的主宰,教區總督全寧梓。全寧梓是朝鮮人,祖上遷到兄弟群島已有幾代曆史。在這幾代人中,隻有全寧梓一個人作了官,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地作了教區總督。二十年前東海叛亂暴發,當時的教區總督亂中取利,離開偏遠的兄弟群島進京供職。年紀不足四十的全寧梓接過如燙手山芋般的總督大印。在那個複雜的年代裏,全寧梓把保境安民作為最高理想,周旋於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硬是沒讓戰火燒去兄弟群島上的一草一木。戰事過後,臨時總督全寧梓自然而然地成了正式總督。並且一任二十年,這個任期在四十六個大教區中首屈一指。當然,人往高處走,全寧梓並非不想在權力階梯上再邁一步,怎奈朝中無人,這種個人理想沒有實現的可能。到後來,全寧梓已經很清楚,兄弟群島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有了這個想法,全寧梓的官當得更加坦然和投入。包括近半數的白人賤民在內,四百萬教區民眾對他從心裏信任,知道他與那些心不在焉的外地委任官員不同。

按真理教的權力序列,作為精神領袖的教區大教士,其權威在總督之上。但二十年間來過的幾任大教士都默認了全寧梓的權威,他們能從全寧梓那裏得到優厚的回報,又因為全寧梓將教區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不需要發愁什麼事情;述職的時候,全寧梓又從不忘記將大教士的“貢獻”擺在首位。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大教士準備在這個遠在天邊的渺小的“大”教區長期待下去,於是都樂得在賺到一切便宜之後,把大事小情推給全寧梓去調理。當然,官作到全寧梓這樣的位置,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敵人。不過,他最厲害的敵人都在教區之外,一千多公裏寬的大海足以為他抵擋任何災禍。

“坐、坐。”全寧梓像對待親人一樣向兩個人招了招手,繞過火堆坐到另一麵。“剛才有些事情,來遲了。怎麼樣,口水含了半天了吧。”說著,他向侍者示意捧上餐刀,還拎上一桶紅白相間,脆嫩喜人的泡菜。與滴著油脂的烤牛肉放在一起,催人食欲。

全寧梓端起一杯仙桃酒。“來,讓我們為抓出哈姆達尼這個老混蛋幹杯。”

這是今天野餐的主題,天天勞碌奔波的蘇吉拉納和旋風能稍得安閑,也是因為剛剛破獲了這樣一個“異教徒大案”。三個人將酒一飲而盡。

“哈姆達尼這個家夥非常讓我失望。他剛上島的時候,向我保證,決不擾亂這裏的秩序,我當時確實很相信他。”全寧梓一邊說,一邊把割下的肉卷在泡菜裏。“不過還好,我始終能睜著一隻眼睛留神這些家夥。兄弟群島敞開胸懷迎接任何人,搗亂的除外。”

這句話是大移民時代兄弟群島上產生的一句諺語,原意是說這裏物產豐富,隻要是良民,來了之後都可以活得很好。現在則成了全寧梓地方政策的詮注。在移民中,不乏有深藏不落的詭秘人物,這些人往往又很有錢,或很有一些金錢之外的財富。如果保證不在島上惹是生非,全寧梓可以確保他們的安全,並且不過問他們的私事。但這次哈姆達尼犯了規。

“來,吃,嚐嚐這些泡菜。本來兄弟群島和朝鮮半島的氣候差別很大,泡菜的味道一直不那麼純正,這次我改進了方法。你們好好嚐嚐。”全寧梓變成了美食家。這樣的宴請,兩個年輕部下經曆過多回,已經很習慣,習慣到能在上司麵前放膽大嚼。兩個人割下牛肉,學全寧梓的樣兒把它們卷在泡菜裏,嚼得吱吱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