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康熙大帝賜匾“午亭山村”(1 / 1)

“房姚比點韻,李杜並詩豪”,這是清代聖祖康熙大帝對當朝大學士陳廷敬政績和才學的充分肯定。“房姚”指的是唐朝賢相房玄齡和姚崇,說陳廷敬的政治才幹可以與房、姚二人相互媲美;“李杜”指的是唐朝詩仙詩聖李白和杜甫,說陳廷敬的文學才華可以與李、杜二人相提並論。這無疑是人君對臣僚最高的讚譽。

陳廷敬(1638—1712),原名陳敬,字子端,號午亭,別號說岩,晚年時自稱午亭山人。“午亭”取自《水經注》的午亭壁這個漢代地名,陳廷敬作了《午亭壁賦》序:“餘村居近沁水,而愛午亭壁名,故取其義以名其居,曰午亭山村。”陳廷敬於清初順治十五年(1658)考中了進士,因為與同科另一進士同名同姓,順治皇帝特賜陽城郭峪的陳敬加一“廷”字,以示區別,從此有了一位叫陳廷敬的朝官。陳廷敬儀表堂堂,才學出眾,辦事得體,理政有方。在朝做官半個世紀,深得康熙皇帝寵愛,曆任左都禦史、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要職。陳廷敬在政治上主張“刑輕政簡”,經濟上提出“任民采取”、“與民同利”的政策,有利於促進康熙朝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為康熙之治立下汗馬功勞。陳廷敬入值南書房,頻繁出入皇帝近旁,康熙執政61年間,多次賜字贈詩給陳廷敬。康熙四十九年(1710)十一月,陳廷敬以老乞休,回歸家園。康熙五十年(1711)二月二十二日,康熙給陳廷敬的府第賞賜了匾額、對聯,還作題跋:“朕特書匾聯賜卿,自此石與人寫字矣。”今天被當地人稱為“皇城”的禦書樓上,完好地保存著康熙皇帝禦筆“午亭山村”之匾額,還有“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楹聯。康熙皇帝以陳廷敬的字號為陳家宅院題寫楹聯、匾額,透出了對這位跟隨自己多年的名臣愛卿的賞識器重。兩月後,大學士張玉書故去,大學士李光地臥病,特詔致仕大學士陳廷敬入閣辦事,直到第二年四月陳廷敬在任上去世。陳廷敬病故後,康熙皇帝命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並親製挽詩一章,賞銀千兩,以示哀悼。

陳廷敬服官長達半個世紀,初以一首《賜石榴子》詩受知於康熙,以後與理學名臣徐乾學、張玉書、李光地等人,同時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等職,並主持纂修《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韻符》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文化工程。陳廷敬做官清正廉潔,作文典雅醇厚,是一位為學為官有名聲有節氣的朝臣。康熙皇帝賞識他的才華,愛惜他的人品,稱其“各體詩清雅醇厚,非積字累句之初學所能窺也”。陳廷敬和康熙皇帝,恰恰是賢臣伴明君的典範。康熙皇帝的匾額和楹聯,為皇城相府在明清山西大宅院中奠定了無可比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