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戰爭(上)(2 / 2)

戰場的局勢再一次改變了。兩軍幾支隊伍在金都城前陷入了激戰。辛吉的親軍拚命得衝回金都城。李崇光則帶領南院大軍阻截住了小梁王和辛吉大王子。不欲讓他們搶進金都。小梁王大失分寸地狂怒了,丟下了辛吉和部將們瘋狂得追殺起李崇光。明軍和韃靼軍都有些群龍無首,顧此失彼,不知道該先殺誰該做什麼。更多部落的韃靼軍也不斷趕來,戰場形勢又混亂了。

崔憫策馬站在一處高丘上,眼睜睜得看著這幅景象。心和頭腦都要焦慮得炸開了!他發現自己正麵臨著一場最大的危機。比上次明前代嫁時還要危險進退兩難。

小梁王與他約定,誰先救出明前誰就娶她。失敗的話他就放棄婚約。他現在卻殺紅了眼,暴怒得追殺起李崇光,離明前的城頭越來越遠。他忘記這個重要約定了?還是他認為殺李崇光比救明前更重要?還是他殺了他後也能先救出明前……不,崔憫急速得思考著,突然恍然大悟了!小梁王朱原顯一是想殺李祟光,二是算準了他會贏的。他算準了滿腔家國情懷、出身冠軍侯門閥的崔憫骨子裏是個和祖父崔盈一樣的忠臣。他會以國事戰場為重,不允許戰場出錯或者大明太子出錯,不允許打敗仗或是太子死亡。他算準了崔憫會努力得照顧戰場去打勝仗的!他知道崔憫會陷入“國事為重還是女人為重”的天人交戰的掙紮中。

這是一件多麼混帳的事啊……一件怎麼樣該死的事實啊……

崔憫陷入了戰場洪流中,覺得自己在驚濤駭浪的大海上隨波逐流。戰場上人潮來往,廝殺盈天,像生生不息的大潮。他覺得離他很近又離他很遠,他都有些迷茫恍惚了……

朱原顯算對了。崔憫會以國事為重,不會讓辛吉大王子緩過勁來,不會讓李祟光挽救回這場戰爭,更不允許大明朝打敗仗!積弱難返的明朝急需一、兩位勵精圖治的銳氣皇帝,打敗敵國,振興民族士氣,再把大明延綿興旺一百年。朱原顯就是最好的繼承者和中興者,他會是“漢光武帝”那樣的中興之帝的!所以,他不能死,不能在戰場出錯,也不能打輸這場仗。

柳奕石千戶策馬追上來替他擋開了一隻箭:“崔大人,別發楞,快想想辦法啊。”

一句話驚醒了崔憫。是的,這裏是生死博殺的戰場。沒有時間想那些是非恩怨愛恨情仇了。他轉過頭,隔著濃重的硝煙,再次眺望著不遠處金都城頭的明前。她纖細的身影和鎮定的麵容似乎在火光後若隱若現,明眸透過了火焰在遙望著他。她能看到他嗎?她在想什麼?在期盼他趕快來嗎?

崔憫覺得自己站在了一條人生的岔路口。何去何從?走向何方?他的心火辣辣的,拚命得權衡利害。一條路是辛吉未死,梁王暴怒,去追殺李崇光。戰勢逆轉,明軍失去了首領和陣地。他是左軍提督得馬上接過指揮權改變這個錯誤。另一條路是身陷囹圄的明前,正等著他們救援。如果小梁王及時得改正錯誤趕到了城頭,她就不會死。他去救她和朱原顯去救她都能使她活命。太子帶著大批親軍,比他的勝算更大。

這場賭約從一開始,朱原顯就贏了!他就輸了。小梁王明察秋毫得判斷出,在戰場勝負和家國大義前,他比他意識到的更忠烈義勇,所以注定沒法與他爭女人。

崔憫麵目鐵青緊咬牙關,壓抑住想放聲大叫的衝動。他按捺下如潮的心事,一句話未說,立刻調轉馬頭衝回了戰場和北方軍。迎麵截住了狼狽後撤的韃靼國辛吉大王子。

他心裏模模糊糊地想著,這就是他與她的結局嗎?太痛苦、無奈、悲哀了……人生總是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悲情悲滄。如果她在城頭上注視著他轉身逃走,一定會痛苦失望到極點吧。一定會認為他為了家國正義這些虛幻的東西,又一次拋棄了她。她會痛苦死了吧。崔憫隱隱得想起了昔日被敵國陷害而死的祖父崔盈。那種被人背叛的椎心痛苦,也許就是明前感受到的同樣痛苦吧!他卻成了背叛她的人。他眼睛微潮,五內俱焚,忍住眼裏的水霧,倔強得想著:“……你會得到那個人的救援的。而我必須要回去挽救戰場,沒有我這場戰爭就要輸了。我不知道該如何訴說出我的心情和感情,但是我知道我必須這麼做。隨便你怎麼想吧!”

金都城城頭上,明前看著他遠去的背影驚呆了。她眼睛發直,肝膽俱顫,嘴唇身體都在顫抖著,滿臉都是震驚,心跌進了冰窟。薑侍衛說他會來救她的,說他與小梁王立下了約定,讓她務必堅持到等到他。可是,可是,他怎麼衝到城根近處又走了?慢慢的,她的心裏湧上了一絲莫名的疼痛,她癡癡地望著那個白衣美少年漸漸遠去,覺得天地都逆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