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婦們人人側目,眼光深沉,內心翻湧著各種感受。
王太後感激地瞥她一眼,又拿出手帕拭淚了。
董太後也憐愛地看著她,命人扶起她賜座。口氣深長地說:“果然是個心的善良,聰明懂事的好女娃。難怪太子一心一意地要娶你了。”
“可是,光有好心也不成的。流言害死人啊。我最近倒聽說了不少謠言!”董太後忽然細眉挑起,秀美的臉陰沉下來,聲音趨厲。猛得變臉了!頓時,整個禦花園涼亭周圍像籠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雪。空氣發寒,人人戰栗。
“滿京城都沸混揚揚得流傳著一些奇怪的謠言。說什麼‘女人在戰場上兩麵叛國’,‘相女和劫匪女真假顛倒了’,還有什麼美人丫環親自去衙門狀告被惡姐搶走了身份,造成了本朝第一大冤案的謠言!弄得整個京城烏煙瘴氣,各個衙門都沸揚不止,氣得我好幾日都沒緩過勁來。我非要好好得整肅一下謠言,什麼時候大明皇家也成了愚民鄉婦們嘲弄諷刺的對象了?!如果這種立大功和真假相女的事成了百姓們的閑話,會使我皇家蒙羞的。來人啊,傳令九門提督巡城時,再聽到有人傳閑話就亂棍打死!”
立時有太監傳下懿旨,交九門提督督辦。命婦們都神情大變,楊皇後也眼光黯淡,沒想到董太後一張口便說出了這京城裏最致命的謠言。把事情揭到了明麵上,直指明前的兩個致命處“立大功和身份”。明前卻穩穩得坐在賜座上,眼觀鼻,鼻觀心,麵容端正,神色淡定,雙手撫著茶盞,全身紋絲不動,就好像她首次聽說有人已經把這件通天大案告到衙門去了。完全不放在心上。她反倒還勸著董太後不要為流言著急上火。
少女神色淡然地勸慰著太後,“謠言即是謠言。不信它它就是謠言,信了它它才變成了‘真話’。而這件被人誣告的原案出錯,相女和劫匪女顛倒了的事,注定是個彌天大謊!”
董太後麵容含笑,一隻雪白的手從桌上的紅石榴果盆上輕輕拂過,轉怒為喜了。向明前笑道:“你是個好孩子。懂事明理,從來不給我和朝廷添堵。”
明前立刻道謝。她像是想起了什麼,麵色有些懷念:“臣女從小母親早逝,被父親教導長大。父親常教我要懂規矩,知進退,知道自已是誰又該做什麼事。我能有今天都是亡父之功。可惜父親也亡故了,我不能服侍在他身旁,多聽他的教誨。”她提到了傷心事,眼圈微紅,黯然地歎息道:“雖然我們父女相處的時間很少。但是父親故去,留下的孩子才始知父母恩情。父親常說他願意為國為民奉獻出一片身心,做女兒的我也自然想學他為國分憂。”
董太後白玉的麵頰上透出悲容,臉色很嚴峻:“範丞相是為了救先皇才戰死沙場的。他一介書生,做出了很多武人都做不出的事。是個為國為民盡忠職守的大忠臣!我……我對他也很欽佩。看到他的死訊奏折時,哀家也很難過。”
楊皇後眼神一動,想張口說話。忽然又閉住嘴。
明前眼露憧憬,再次謝過太後。帶著一種小女孩的嬌氣和輕鬆說:“臣女已經沒有了父親,隻有一個未婚夫,所以想嫁給他。現在卻多了這麼可怕的謠言。我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些謠言和惡意誣告了。隻能求太後想個法子,解決這個難題。明前會感激太後一生一世的。”
董太後笑了。旁邊的老女官老太監也笑了。誥命夫人和宗親們也笑了。人們臉上帶著笑意眼神複雜無比。
董太後疼惜地看著明前:“我都半截入土了,你還說要仰仗我這個老婆子。罷了,我平生最恨這種不實謠言,也不忍心見你被流言所傷。我們就趕快想辦法彈壓下謊言。隻是這個‘案子判錯真假相女顛倒’的謠言已經傳遍了全國,還有些虛榮女子跳出來說自己才是真範瑛,把禦狀告到了衙門,甚至神通廣大的把狀子遞到了我跟前!我很難不理不睬得靠打板子強壓下去。真讓人傷腦筋啊,我得徹底查明案子真相後,再下重手去管治。不然,恐怕會傷到已故範丞相和皇上太子的顏麵的。”
“明前明白太後的苦心。請太後盡管調查去重手管製,還我的清白。”明前坦然地笑道。
她這般堅定、坦率的作態,使董太後與諸位命婦也有些凝神了。董太後老道精明,不是一兩句麵子話就能蒙混過關的。她麵容含笑,鳳眼微閃,沉吟著就決心要從此處開刀解決範瑛嫁太子之事了。她向命婦們笑著說:“這孩子這般坦蕩,倒教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不能太濫信謠言和偏心了。”
誥命夫人和後宮嬪妃們齊聲笑道:“您自然是最公平的。”
董太後笑容滿麵,發下懿旨:“好,太子娶範瑛為妻這件婚事我準了!即然是父母從小訂下的婚事。就要遵守婚約。範丞相也是為了救先皇死於戰場,是我朝的大忠臣,不能讓忠良死後寒了心。我準了太子和範瑛的婚事。範瑛就是太子妃。至於其他的想求我賜下婚事的高門淑女和門當戶對的公主,也不能越過這門婚事。這是範瑛從小應得的福份。自古就是夫貴妻榮,男人們也常說‘糟糠之妻不下堂’,小藩王也不能做了太子就翻臉不認未婚妻了。太子殿下不忘舊情很好。”
禦花園的命婦們都有些躁動不安。幾位高門夫人明顯有些沮喪,站在楊皇後身後的兩位東察公主也神色不豫。董太後竟然撤退了?同意這個明前嫁給太子做皇後了?這簡直是打大明貴胄圈子的臉啊。
“但是……”董太後雪白的手指點在麵頰上,眼裏透出了一股寒意,瑞麗端正的臉微笑了,眼睛眯得細長:“但是,那也得是‘範瑛’啊。得是範丞相範勉和淮南王家的王玉貞夫人生的親女兒,才能嫁給太子,做我大明朝的皇後。可不是什麼鄉下女、劫匪女就能隨便得李代桃僵的嫁入皇家的。這麼滿城滿國哄動的謠言也不是一句‘我是範瑛’就能糊弄過去的。太子年輕情熱,看不透世情。皇後身體不便,沒空主持此事。我這個曆經三朝皇帝的半老婆子就厚顏得代為主持此事了。我定要判明案子找出真範瑛嫁給太子。太子可不能娶錯皇後。如果找不到真範瑛,這婚事就做罷!太子另選高門淑女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