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漢被兒子頂得沒了話說,隻好一個勁兒往火塘裏架柴火,客人和鄉親都圍坐在火塘周邊。老婆子就把沙罐裏重新換上茶葉,放在火上一邊簸一邊烤,待烤得焦香,然後提起炊壺把沸騰得直冒白氣的開水往裏一衝。再煨一會兒,她就把那香噴噴的熱茶一杯一杯地倒給客人喝,先敬姑舅姨爹、再敬鄉鄰長老、又敬伯爺叔子,希望他們能說服田虎。
而廚房裏,專門從外村請來的“鋦長”(會製作酒席菜的廚師)和幾個幫忙備料的男女正在忙碌著。“鋦長”師傅手持兩把菜刀,在砧板上飛快地剁肉丸泥,傳出一陣陣急速而有節奏的響聲。
鍋裏滾滾烹煮的臘蹄膀和即將揭籠的粉蒸肉則水霧騰騰,香氣四溢。土家熏蒸特有的美味香氣飄散在房屋內外,誰聞著都會直吞口水。這是為明日喝喜酒準備的。
本族的叔子伯爺們勸他,年長的大伯雙手捧著茶杯顫顫威威地說:不事先稟告王府是不行的,這是王法,當年娶你嬸娘她們的時候,我們也想強過去,可是王法不饒啊!
姑舅姨爹也在旁邊打圓說,姑爹是從龍洲坪趕來的,姑媽嫁過去不久就病死了,他就成了孤老。想到自己的一生的孤苦。他恨恨地說,這王法確實傷天害理,老百姓都恨死了,可土司王爺不鬆口,沒人敢破啊!
山寨裏一些老年人也來勸。向三佬是當地的老門老戶,又是跳喪的師傅,想來想去還是認為田虎可能會惹出麻煩來,就勸道:你不跟他求情開恩,萬一被他知道了,就要來問罪拿人;那些兵丁又凶惡,到時候又打又殺,還會連累我們啊!
眾人勸了半天,可田虎就是不依。他強頭強腦地坐在房屋門口,悶不吱聲,心裏直暗笑他們怎麼這樣膽小怕事,總是逆來順受、做牛做馬,活得窩窩囊囊,依他們這樣下去隻會八輩子倒黴。
原來,這都鎮土司還在施行祖傳的一條王法,家奴和子民婚配,必須先請王爺恩準。如果王爺開恩,你可以自行成親;如果王爺要親幸,那就必須在新姑娘進門拜堂之後,先用轎子抬到王府裏去,陪王爺過了初夜,第二天才能回家和自己的丈夫圓房!按照老規矩,田虎今日就得備好一份厚禮,親自去王府稟告。
嘿,天下那有這種王法?可是在早年的土司社會確實有過這樣不成文的王法和風俗,史籍上稱之為王爺對家奴和子民享有初夜權。文明時代的人覺得這荒唐之極,可在那蠻荒的奴隸製時代,世界各地卻並非絕無僅有,在恩格斯所著《國家起源》一書注釋裏就提到這種現象。而且,在土家族的民間敘事詩《錦雞》中,就講了新婚之夜,土司王爺要對新姑娘施行初夜權的故事,表達了土家族對舊日土司罪惡的仇恨。
田虎強著不肯向王府稟告,就可以說是故意冒犯王法,王府反而會從嚴追究,輕者坐牢,重者是要殺頭的,所以父老鄉親都不敢讓他強過去。老人們正苦苦相勸,一直蹲在田虎身邊的大黑狗突然呼地一聲躥出門去,站在門口狂吠起來。
大家聽見屋外有吆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