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蕭經武的心思(2 / 2)

蕭英喆每日都將朝務和重要的事項統統快馬加鞭傳給他再次過目確認,因此最早安氏一門的證據他也全部看到了,後來又多了一封加急將良淑妃熏香之中所藏之秘和她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統統道出,他還震怒不已,甚至恨不得親手提著刀將她碎屍萬段。

這個女人,他寵了這麼多年疼了這麼多年,即使未有子嗣也舍不得她受到委屈,結果她竟然就是這樣回報自己的?!在熏香裏添加會讓人上癮無法自拔的東西不說,那還是有輕微毒性的,天知道他這些年來吸了多少進去?還有後宮裏的四五名妃嬪的死與瘋,兩個皇嗣都是沒在她的手中,甚至連風華宮走水,她才是最後的幕後黑手,如此心機與手段,對付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簡直讓他寒心至極。

忍不住就想起玨貴嬪,同樣是寵妃,同樣是他給予了無數特權的女人,想想皇後說的那些事情,蕭經武縱然覺得她與蕭英喆之間應該是沒有什麼的,還是忍不住皺起眉頭。

這個女人,實在太漂亮太誘人了,一舉一動都能夠輕易勾動男人的心魂,喆兒畢竟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與她接觸多的話,會有什麼想法也不奇怪。但蕭英喆是自己最看好的一位皇子,他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廢太子重新立他為儲君,蕭經武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兒子,穢亂後宮這種事情,他這麼有分寸又有野心的人,應該是不會去做的。

但是玨貴嬪呢?她又是個什麼想法?喆兒年輕英俊又如此有本事,與她正是年紀最為般配的時候,若是她動了心,有了什麼想法呢?畢竟那條貼身之物的絲帕,可是她自己交到喆兒手中的,就算喆兒在一開始言明是要借花獻佛送給華貴妃,但誰知道她會不會抱有什麼希望,甚至因此生出什麼不該有的想法呢?

這種想法一旦開始滋生,就會不斷地蔓延,蕭經武實在太滿意自己的兒子,不願意對他多有猜測,那就隻好將思緒放到明詩韻身上,懷疑的種子在迅速發芽的同時,他又忍不住想起與明詩韻的第一次相見,那個時候正是他兵臨大齊都城門下,而大齊則在第一時間獻上了她以求最後一片安身之地,以及所剩無幾的尊嚴與希望。

想到這裏,蕭經武忍不住一呆,腳步也慢了下來,熊熊燃起的怒火驀地全部消失。

是了,她入宮之後實在太過順從太過討他喜歡,至於他都快忘了,明詩韻本宮大齊尊貴的公主,豔名在外的北嶽第一美人,是齊王對外炫耀的資本。而被獻給自己的時候,她不但沒有任何淒楚與不願,反而想盡辦法迎合他,討他歡欣,求得能讓大齊盡量得到更多優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的母國利益,為了完成自己身為大齊公主的應盡職責。

想到這裏,蕭經武的表情略略柔和一點,先前衝著明詩韻而去的所有怒火也徹底沒了。

明詩韻是什麼樣的女人,她的心裏最重要的永遠是母國的利益與安寧,入宮成為妃嬪,也正是因為如此,向她這樣深明大義又偉大無私的女人,怎麼可能會做出穢亂後宮的事情呢?若是當真被他發現的話,倒黴的可不隻是她,還有整個屬國大齊。她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將自己的所有委屈都收入心底深處,才終於得到的一點好結果,怎麼敢做什麼危險的事情去輕易破壞掉呢?那可不是她這樣的女人該會有的思維和做法。

這樣一想,蕭經武的腳步竟然莫名輕快了些許起來。

喆兒不是會做這種事情的愚笨重色之徒,明詩韻更不是會做出穢亂後宮之事來浪費自己先去所有犧牲的女人,他們二人有私情這種事情,根本禁不起絲毫推敲,而且連皇後也已經認定了這隻是良淑妃的汙蔑而已,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相信這個判斷。既然事情已經在他回宮之前就雷厲風行地全部解決掉,那麼他也沒必要再揪著重新計較一遍了。

打定了注意,蕭經武也是個行事果決利落的人,當即收拾好自己之前的那點情緒,全部徹底扔掉,重新恢複了自己大魏之主的淩厲威嚴氣勢。

不過不管他現在對明詩韻和蕭英喆是怎麼想,風華宮都是必須要去的,那好歹是皇嗣,是他的血脈,既然明詩韻又一次因為良淑妃而搞得胎息不穩不得不待在風華宮內小心養著,他自然是要好好去看一看,安撫她的心情不讓她再低落下去,否則皇嗣有恙,那他一連兩胎都無法為明詩韻保住,還讓自己的兩個孩子都害在了同一個人手裏,自己顏麵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