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能愛,隻能棄(1 / 2)

既然打定了離開的主意,林夕顏就開始著手安排起來。寧景新是必定跟自己走的,至於衛青和娘親,雖然舍不得,但也不能讓他們跟著她再過飄泊不定的日子,就讓衛青按照他本該有的命運一路走下去吧。

和寧景新說了出走計劃,他當然沒有別的選擇,隻能是林夕顏去哪他就去哪。隻是忍不住抱怨林夕顏,別人當“二奶”都是想方設法的“轉正”,她當“二奶”倒是想方設法的逃跑,太沒誌氣。

林夕顏才不理他發神經,萬般不舍的辭別了娘親,最後才來找衛青。衛青也對林夕顏的突然出走十分不解,勸說無果後,表示要和她一起上路,好保護她的安全。林夕顏堅決不允,隻說讓他好好照顧母親,替她盡孝,就是對她最大的幫助了。

林夕顏對誰都沒有說出劉徹的身份,隻是給衛青留下一個荷包,裏麵是她剪下的一縷頭發和她平時最愛戴的一隻銀簪。林夕顏交代衛青,等到劉公子來時,把這個交給他,就說夕顏和他有緣無份,請他不要再來找她了。

這整個計劃了最難的一環其實是說服董仲舒帶她一起走,因為他是知道她身份的,不知道他會不會冒著得罪當朝皇太子的風險,裹挾她離開長安。

林夕顏懷揣著一顆忐忑的心,開誠布公的和董仲舒說了自己的想法,並請他務必帶上她和寧景新一起離開。

董仲舒略略考慮了一下,就果斷的同意了。

林夕顏沒想到他會這麼容易就答應,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直接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董仲舒的理由也是非常的簡單。帝王之愛不可能長久,像林夕顏這樣的出色女子,圈養深宮委實可惜,不如和他同行去暢遊天下。

第二天,林夕顏和寧景新就混在董仲舒的車隊中離開了長安城,一路向西,經過大散關,轉而向南,去往成都。

這次去往巴蜀,目的隻為遊曆,順便拜訪幾位董仲舒的同窗好友。所以並不急著趕路,一路遊山玩水,隻要趕在大雪封山前穿過秦嶺就行了。

林夕顏整天守著一個大大的大學問家,卻仍是大字不識的文盲,自己想著都覺得極度浪費,於是就拜托董仲舒教她識字。

董仲舒沒想到這個出口成章、滿腹學問的女子竟然不識字,可是看林夕顏一副羞愧的樣子又不像是作假,忍不住詢問起緣由來。

林夕顏隻能含含糊糊的說自己的父親是個有學問的,她懂的那些都是聽父親說的,但父親一直身體不好,又去世的早,所以她沒學過寫字。

董仲舒很是讚歎了一番林夕顏的父親,恨不得追到地下去請教學問。這個一心向學的學究,自此就十分負責的擔任起了林夕顏的識字老師。

見寧景新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林夕顏也把他硬拉著一起學認字。他雖然是個大夫,可是他寫的藥方根本沒人認識,這還算是哪門子大夫,既然有學小篆的好機會,當然要一起學。

林夕顏很想找事情給自己做,因為靜下心來的時候,她就會想起劉徹。如果那時她會寫字,就不用隻拿頭發和發簪跟劉徹打啞謎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她的意思了嗎?想到劉徹,林夕顏的心裏一痛,不知道他可有找她。

於是,林夕顏在趕路之餘,每天就有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那就是寫字。這個時代雖然有了毛筆,但還沒有發明紙,都是把字寫在竹簡上。竹簡是很奢侈的東西,林夕顏當然不會在那上麵練字,她都是在沙盤上寫字,寫完一個抹平再寫。雖然沒有《英雄》上梁朝偉用的那個那麼精致,但用法倒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