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請安靜!下麵我宣布會議到此結束!”曾部長大聲說道。
會議散場之後,以大喇叭為首的幾個居民圍著街道主任理論著什麼。街道主任對於細節並不熟悉,隻得轉而推給曾部長,希望他來具體解釋。
誌軍站起身子,慢慢走向大喇叭幾個人的背後。他想仔細看看馬大喇叭的真容,也想從中了解一下相關細節。馬大喇叭言符其實。此人嗓門大,中氣足,個頭中等,身材壯實,年約五十的年紀。誌軍看清大喇叭的真容後,覺得上門調查時似曾打過交道。除了嗓門大,此人還有一個特點是皮膚黝黑,像是一尊黑鐵塔。聽著大喇叭大聲地言談,誌軍感覺以後工作難度不會太低,像這樣的刺頭一定會幹擾即將開始的拆遷工作。誌軍主要負責具體的拆遷工作,曾部長掌管全麵,負責上傳下達。誌軍知道,要想順利拆遷,不擺平眼下的馬大喇叭,拆遷將很難進行。
這次拆遷工作,第一步就是要上門核實情況;第二步進行商談;第三步簽訂拆遷還建協議書;第四步督促搬家退房,交由拆房人員。第五步清理現場,平整場地。誌軍知道最難的就是商談的過程。眼下馬大喇叭會場發聲,無非是為了給政府和房地產公司施壓,以便攫取最大利益。
第二天上班之後,誌軍取出馬大喇叭的登記資料,然後仔細瀏覽起來。
馬大喇叭是裝卸公司的職工,居住房是簡易房,不到19個平方米。生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正在勞改,另外一個兒子正在讀中學。老婆殘疾,賦閑在家。按照此次拆遷還建政策,還建房按照每人8個平方米的標準就地還建。他家四口人,按照每人8個平方米計算,應該還建32個平方米的房屋。原房隻有19個平方米,要到32個平方米的還建標準,就要增加13個平方米。而這增加的13個平方米是要按照每平方米290元的單方造價由住戶繳納的。按照現在的拆遷還建政策,是要戶口和居住人一致,也就是說戶口上有幾個人,家裏應該有幾個人。而現在問題是馬大喇叭的大兒子因為勞改戶口不在家裏,已被遷往監獄。這樣實際居住人口隻有3人,隻能還建24平方米的房屋。
馬大喇叭為何在會場嗆聲,問題就很清楚了。弄清了底細,誌軍覺得工作難度很大。至於難在哪裏?誌軍並不知道。
為了開好頭,誌軍征得曾部長首肯後,然後和幾個部下商量辦法,希望以馬大喇叭作為突破口,開始此次拆遷環還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