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一旦結婚了,兩個原本沒有關係的異性就可以在社會上正常地生活下去了,就可以“名正言順”了。
最後,兩個人結婚,組建了家庭,可以減少分開時的電話費、車旅費等開銷。同時,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分享和承擔,齊心協力來管理家庭,而這些成本也比兩個人分開單獨生活的成本低很多。
其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家庭就相當於一個小型的企業,隻不過這個“企業”是由夫妻兩個人共同所有,共同經營,相互為對方做出利他性行動的特殊組織。在這個特殊組織裏,彼此共同承擔和分享,並且還顯示出了規模經濟和分工協作的優勢,實現雙方幸福的最大化。
男人喜新厭舊的心理解析。
心理學關鍵詞:古烈治效應。
現代人的婚姻有“七年之癢”之說,也有相關資料顯示,人之所以產生幸福感,是因為大腦會分泌一種幸福激素,使人產生愛的激情,但是這種激素隻能維持大約一年半的時間。也就是說,當幸福消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邊際效用就大大減少,如果不及時更新,就會出現喜新厭舊的局麵。
喜新厭舊,似乎是人的天性。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古烈治是一位西方國家的元首,一日他偕夫人科妮基去參觀一家養雞舍。夫人問這家場主說:“公雞多長時間對母雞盡一次丈夫的職責?”場主答:“時時盡責,一天有十餘次之多。”夫人說:“請把這個結論轉告元首。”元首聽罷後反問場主:“公雞每次都在同一隻母雞身上盡責嗎?”場主答:“次次都要更換伴侶。”元首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心理學家把雄性喜歡新鮮雌性的這種見異思遷的傾向稱為“古烈治效應”。這一效應是在任何哺乳動物身上都會發生的。雖然人類作為高等動物,他所具有的社會屬性可以製約天然的自然屬性,但仍不可避免地殘留著“古烈治效應”的痕跡,人確有喜新厭舊的本性。
心理學家分析發現,男性在發展一段新的戀情時,往往處於興奮狀態,新鮮感會強烈地刺激他。但是這種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沒有新鮮因素,按照固有的模式,這種因更換伴侶而獲得的新鮮感也不會維持太久,這種新鮮感也不能讓婚姻生活獲得滿足。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妻子應該嚐試扮演多重角色,更好地經營自己的婚姻。
心理測試:你是喜新厭舊的人嗎?
要搬家了,東西太多,你必須丟棄一些,你會丟什麼?
A、丟掉過時衣服。
B、丟掉大學的書籍,你帶著它們輾轉搬了好多次。
C、丟掉那張陪伴三年的小床,現在看它是越看越小。
D、丟掉那台二手電視,一直是用敲敲打打的方式,它才肯畫麵清楚。
答案解析:
1、選擇A。
你成熟了,理智了,也不可阻攔地失掉了一些東西。曾經的青春色彩和飛揚性格,歲月流逝,總有些東西會隨之溜走,不管你情願也好,不願也罷,聰明的人會懂得舍棄,懂得適應。
2、選擇B。
你骨子裏其實是很世俗的,帶著一堆書天南地北地輾轉,其實一直就沒看過,總覺得是個紀念。背著過去滿世界地跑,現在你不再背了,終於解脫了,你不用刻意迎合別人的喜好,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想開了,一切都好。
3、選擇C。
你比較喜新厭舊,有了新的,舊的再怎麼好,橫豎看著都不順眼,尋思著琢磨著如何把它扔掉。這種性格說不上好與不好,就看用得是否得當,用在事業上,能促使你不斷進步,但如果用在感情上大概有人要罵你負心薄情了。
4、選擇D。
你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一旦對一個人、一件物產生了感情,就算後來成了累贅,你也不會輕易拋棄他們。這樣的人一般都很受人喜歡,不過有時候太過執拗也不盡是好事,適當的取舍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