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倒還真是老對手,昭仁帝國這邊是由櫻花上將巴克爾掛帥,而烈陽帝國這邊則是由狐飛元帥親自領銜,雙方隨著軍勢的不斷抵達,在卓陽星係鋪開了陣勢,似乎隨時都會大打出手。
而此時烈陽帝國與昭仁帝國所接壤的地方可不僅僅是這一個卓陽星係,昭仁帝國的宮武藏中將自從三年前與烈陽帝國狼旗軍和狐旗軍展開對峙之後,雙方的角逐就一直沒有停止,除了沒有實質性的交火之外,各種摩擦在這三年的“和平”時期裏從沒有停歇的意思,隻不過不被外人所知道罷了。
而卓陽星係的持續增兵,似乎也沒有影響到對峙雙方的心情,哪怕說是作為主動一方的昭仁帝國宮武藏中將,依舊延續著這些年裏的小打小鬧的對策,以小規模的戰鬥為宗旨,絕對沒有擴大化的意思。
但明眼人恐怕都看得出來,昭仁帝國與烈陽帝國的全麵戰爭已經不遠了,兩國之間的軍備競爭在這三年的時間裏都沒有絲毫的懈怠,經濟的杠杆嚴重傾斜向了軍事,以至於兩國海軍的戰鬥力不斷地攀升,如果一旦開打,恐怕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了。
那麼作為最為弱小的大漢,作為名義上投降給烈陽帝國的大漢,劉徹自然要拿出自己的態度,拿出大漢的態度,尤其是在現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任何的導向都將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所以,烈陽帝國和昭仁帝國的特使都來到了武立星係,都在求見劉徹,希望能夠達成他們所賦予的使命,而劉徹之所以隨便扯了個理由涼了他們這麼多天,其實也是覺得沒有見麵的必要,反正雙方的心思早就明朗化了,無非是就希望大漢能夠出手相助罷了,然後許出一堆的承諾,事後如何如何而已。
所以麵對這些扯淡的許諾,劉徹沒有多少的興趣知道,因為他更清楚一點,現在的大漢並不是待價而沽,而是已經站在了絕壁之上,上前一步是粉身碎骨,而後撤一步就能保平安嗎?恐怕也是屍骨無存了吧。
大漢作為援助力量,現在確實能夠得到一些好處,但是無論是烈陽帝國還是昭仁帝國這兩個國家之中,要是倒下了一個,那麼下一個被收拾的絕對是偏安一隅的大漢,因為無論是哪個帝國都會乘勝追擊,力求一戰而解決所有的問題,而絕對不會放任大漢的存在,甚至是做大。
畢竟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不管是烈陽帝國還是昭仁帝國,這兩個國家與大漢的關係都說不上友好,倒是說起宿怨來卻能夠說出一遝,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劉徹首先要做的就是擺正自己的心態,也隻有心態擺正了,才能夠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見與不見,似乎都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因為劉徹的關照,所以這兩國的使者都住在了同一間酒店的同一層裏,甚至還是門對門居住,那麼自然雙方都清楚了對手的到來,雖然沒有發生什麼打架的激情事件,但是也隻不過是保持了克製而已。
所以現在見與不見還真的沒有多大的意義,也省的雙方的火氣都撒到自己的頭上,畢竟以老眼光來看,隻有一個武立星係的大漢的確是最弱小的,甚至對比起來的話,大漢隻不過是蹦得比較高的跳蚤罷了,隻要能夠騰出手,任誰都能隨手捏死。
那麼劉徹在認清楚了形勢之後,自然不會自取其辱了,派出張姆斯利客客氣氣的分別答應了雙方的所有條件之後,理所當然的送走了雙方的使者,至於所討論的東西也還真的就是那些上得了台麵,上不了台麵的手段,無非就是拉一打一,萬變不離其宗的事情。
聽完張姆斯利的回複,劉徹隻能稱讚自己的先見之明,好在張姆斯利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跟班,知道什麼時候該聰明,什麼時候該糊塗,又什麼時候應該裝聾作啞,反正配合劉徹的不要臉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