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 大隱小隱(1 / 2)

療養院極其隱蔽,能在這裏居住的非富即貴。張誌遠夜晚帶他來拜訪,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穿越一片小樹林,來到一處頗為僻靜的別墅門口,張誌遠停了下來,道:“一偉,今晚我們拜訪的這位是西江省原省委副書記譚良年,如今老爺子閑散在家,修生養息。譚老雖不在其位,餘威仍在。當年在其位時,曾主導過企業改製,今晚來有三個目的,一是向他老人家取經,二是得到他的支持,三是和他要一個人,一會兒我們進去後要見機行事,注意說話的方式和分寸。”

張誌遠說出譚良年的名號時,把陸一偉嚇了一大跳。譚良年可是西江省叱吒風雲的人物啊,張誌遠什麼時候攀上了這層關係,陸一偉不得對張誌遠另眼相看。

譚良年的別墅從外麵看十分樸素,與農村的房子好不到哪兒去。陸一偉想,這老爺子倒是低調,不選旁邊富麗堂皇的歐式別墅,偏偏選擇這北州市滿地都是農家小院。

人的心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變的,有的人從要職退下來後,很知趣地選擇歸隱,兩耳不聞窗外事,享受著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風味,這類人俗稱“大隱”。有的人則不同,退休後還沒過足官癮,仍然不願意離開政治圈,隱於鬧市之中,擔任個什麼研究會、老促會等虛職,繼續發揮餘熱,參政問政,這類人俗稱“中隱”。還有的人退休後依然居住在部委家屬院,遙控指揮著培養起來的嫡係部隊,直接或間接地幹預政務,這類人俗稱“小隱”。不管是何種“隱”,與人的心態有直接關係。

陸一偉接過張誌遠手中的東西,而張誌遠略顯緊張,整理了下衣服,一切準備就緒後,才抬手輕輕敲門。

不一會兒,一位穿著樸素的老嫗警惕地打開了門,看到是張誌遠後,才放鬆下來,語氣緩和地道:“誌遠來了啊,快進來吧。”

張誌遠很謙恭地道:“羅媽,這麼晚來是不是打擾您了?”

羅媽步態穩健,四平八穩地往院子裏走,依然細聲細語地道:“我一個做飯的老婆子,沒什麼打擾不打擾的,你們吃飯了沒?”

“吃了,吃了,多謝羅媽掛念!”張誌遠好像見到領導一般,低頭哈腰說道。然後從陸一偉手中接過一個禮品盒遞給羅媽道:“羅媽,這是我托朋友從江南帶回來的一塊綢緞,不知道您喜歡不喜歡?”

羅媽聽到張誌遠給自己帶了禮物,頓時臉上樂開了花,急忙從盒子裏取出綢緞,借著燈光來回察看撫摸。在驗過貨後,羅媽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道:“你這孩子也是,每次來都給我帶東西,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這料子怎麼能穿出去,不過我喜歡,你有心了。”

張誌遠接過話拍馬屁道:“羅媽你多年輕啊,您看您的身材,依然不減當年在戲台上的風韻,穿出去絕對讓那幫跳舞的老頭多看幾眼,老太太肯定要嫉妒死,哈哈。”

“就你嘴貧!”羅媽回頭假裝生氣地說了一句,不過可以看出心裏美滋滋的。

搞定了羅媽,張誌遠往裏望了一眼,道:“羅媽,譚老休息了嗎?”

羅媽往裏指了指,道:“沒呢,在後院泡溫泉呢。”

張誌遠趕緊道:“那我方便現在過去嗎?”

“進去吧,沒有人,他剛才還說要找人聊聊天解解悶呢,正好你來了,陪他去聊聊天。”羅媽道。

聽到此,張誌遠心中竊喜,道謝後,徑直往後院走去。

前院很普通,正麵二層複式小樓,不過穿過中堂後,眼前的一幕讓陸一偉驚呆了。

後院燈火通明,曲折的回廊兩側懸掛著燈籠,穿越回廊繼續往前走,亭台樓榭,小橋假山,樣樣俱全,完全是仿江南風格。沿著亭台下到院中央,穿過一道扇形門,一個偌大的溫泉池映入眼簾。

由於溫泉的溫度高,陸一偉的眼睛蒙上一層薄霧,看不清前麵的景色,不過這裏確實溫暖如春,絲毫感覺不到冬日的寒冷。

“誌遠來了啊。”陸一偉還不等擦幹淨眼鏡,就聽到如洪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誌遠快步走過去,臉上堆滿笑容,道:“譚老,都怪學生不好,這麼晚來打擾你,還請您批評我兩句。”

“來都來了,說這些幹嘛,正好,我想找人說說話,來,到這邊來。”然後抬頭看到陸一偉,眉頭一蹙,道:“這是?”

張誌遠趕忙解釋:“譚老,這位是陸一偉,既是我的好搭檔,又是我的好朋友,此人信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