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寒冬臘月,大地冰封,萬裏雪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新春,作為國人的傳統節日,顯得格外隆重。幾乎從進入臘月開始,家家戶戶已經著手為過年做準備了。勞累的一年的農民就指望著春節歇腳團聚,把積攢下的錢拿出很大一部分“犒勞”家人。對於他們來說,過一個體麵的春節是最大的幸福。

按照東州市政府相關文件要求,今年全市的煤礦要提前停產整頓,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半個月。煤炭市場持續火爆,停一天就損失巨大,這下讓很多煤礦主不樂意了,急得團團轉。有的膽子大的頂著壓力偷偷開采,被市裏開具了最嚴重的處罰,直接罰款百萬,並再次申明,如果誰要敢頂風作案,一律從重處罰。

陸一偉雖對東州市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遵照執行。工人放假前兩天,他提前來到了東成煤礦。

這一年,東成煤礦在潘成軍的管理經營下,無發生一起煤礦事故,營業額翻著倍地往上漲,利潤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績,直逼兩千萬大關。

對於這一成績,陸一偉想都不敢想,他甚至不知道兩千萬是什麼概念。而這一切財富,都屬於他一個人。

當年種植果園的時候,收入了七八萬元他就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覺。而如今,是當初的兩百多倍,簡直是天方夜譚,難以置信。

他知道,能有今天的成績應該感謝兩個人。

首先應該感謝張誌遠。如果不是他當初牽線搭橋出讓罐頭廠土地,也就沒有今天的東成煤礦。這個恩情,他永世難忘。

再次感謝潘成軍。潘成軍天生就有做生意的頭腦,是難得的管理天才,經營能手。他幹預放棄北方市場在南方開辟了新天地,這一點,西江人遠遠不及他。正是他獨具慧眼,思想超前,善出奇招,才能夠讓曾經奄奄一息的東成煤礦起死回生,成為安都縣乃至東州市的重點煤礦。

如果再感謝的話,還得感謝肖揚。這一年來,他格外關照東成煤礦,免於相關部門的騷擾,一切正常運行。

李海東的這一年過得有滋有潤,瀟灑風光。曾經的小混混搖身一變成了土大款,渾身上下是名牌,車子從三菱車換成寶馬車,在縣城修了一棟三層小洋樓,好不得意。而潘成軍依然是先前模樣,衣著樸素,為人低調,反而比以前消瘦了許多。

得知陸一偉要來,李海東提前就準備著,專門到省城買來一尺長的大龍蝦,還搞到了野生保護動物穿山甲,請得省城五星級大酒店的廚子到煤礦做菜,一頓飯下來,至少得上萬。

對於李海東的做法,潘成軍雖不讚同,但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人家管後勤,再說與陸一偉的關係擺在那,說多了反而無益。

陸一偉來後,潘成軍和李海東親自下樓迎接,如同接待領導眾星捧月簇擁著上了樓。

陸一偉盡量減少來煤礦的次數,自成立以來頂多來過五六回,一般情況下都是電話遙控,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看到二人的變化後,陸一偉笑嗬嗬地道:“老潘,這多日未見你是越來越消瘦,海東反而越來越胖,你看看他的肚子,鼓得跟皮球似的,估計低頭都看不到腳尖。”

李海東確實胖了,臉盤大了,脖子粗了,腰比以前整整粗了一圈。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都說中年人就容易發胖,再加上每天喝酒不運動,自然而然成了這副模樣,嘿嘿,看來我的減肥了。”

“減什麼肥,這樣挺好!”陸一偉笑著道:“像你以前瘦的跟麻杆似的一刮風就飛跑了,男人胖一點才顯得富態。”

“嘿嘿……”李海東不說話,隻是傻笑。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潘成軍直入主題,把一年的賬本拿出來遞給陸一偉道:“一偉,我先把煤礦的情況給你彙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