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家書抵萬金(1 / 2)

太史局丞、道錄司右正,空玄子,姓朱,名德正。自幼聰穎,一心修道,拜道士鞠九思為師,傳承自金丹派。

金丹派創派祖師爺張伯端,以煉內丹為宗旨,著有《悟真篇》。主張大隱混俗,不倡出家。張伯端三傳弟子為陳楠。陳楠常以泥土滲符水,捏成小丸救人治病,無不靈驗。時人稱為“陳泥丸”。又常以雷法符籙驅鬼降魔,濟人利物。後開創南宗“清修派”。

陳楠收三徒,鞠九思、沙道彰和黃天穀。首徒鞠九思,號九霞子,雖聲名不顯,然道法精深,精符篆,精雷法。

鞠九思傳二傳,首徒悟玄真人,是“道家雙傑”之一,內修內丹,外煉仙丹,為道家高人,聲名赫赫。

次徒空玄子,熟讀道藏,道法精深,舉止大有神仙之風。初遊走紅塵,於十年前入道錄司。第一日在堂中坐而論道,辯服群道。不三年,升為道錄司右正。五年後,再任太史局丞。其人博學多才,交流廣泛,素為朝臣所重。

以上,便是小道士從張天師那求來的,朱雀兒的爹,空玄子的履曆。

沒想到空玄子倒與自己頗有淵源,竟是師叔悟玄真人的同門。

當時小道士有問張天師:“空玄子是否精養鬼之術?”

張天師答道:“此人貌似飄然出塵,但觀其行徑,很是熱衷名利,老道不喜,與他交往極少。不過老道知道,他師兄悟玄真人不精養鬼。兩人所傳即是一脈,空玄子想來也不精此道。”

“那,空玄子是否精於風水之術?”

“空玄子所學甚博。首精內丹,次精星象,風水之術應是略通,但若敢稱名家,卻是過了。”

好吧,於是小道士更迷糊了。

朱雀兒說,她的道術和風水之術都是家傳的。難道這家傳,說的不是她爹爹親傳,而是那趙伯或什麼人所傳?

哎,依舊毫無頭緒啊!

殺滿樓的這場絕殺,真如當頭棒喝,生生地將小道士敲醒。他於是清楚分明地知道,那幕後之人不找出來,自己終生都不得安穩!

可那幕後之人到底是誰?小道士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空玄子,可越到後麵,他就越覺得,空玄子肯定不是。既然不是空玄子,那又是誰?

丟下了那張麻黃紙,小道士站在窗前,一聲長歎。

他隻能自我安慰,連天下第一殺手組織都在自己這折了戟,再得控鶴司的全力保護,不管怎樣,自己現在可以再過一段安生日子。

這麼一想,小道士便拿出鬼珠,凝神說道:“清妍,今夜月色大好,正該撫琴。”

果如小道士所料,此後兩三個月,一切風平浪靜,平安的很。

期間小道士再進了一次宮,接回了柔兒。這次沒見到官家,隻與聖人喝了一次茶。

與聖人對坐品茗,小道士倒沒覺得有何了不起。隻是驚歎,聖人那一手在茶水中畫畫的功夫。茶瓶隻一點,茶盞中即現出一朵梅。須臾消失後,再一點,再出一輪月。最後一點,再出一枝鬆。

嘖嘖,這般技藝,實在是高妙、絕妙,讓小道士看得眼珠子瞪得滾圓。

小道士少不得大讚了幾聲好,卻不知,坤寧殿裏的宮女、太監個個駭然:自母儀天下後,除當今天子、楊大尉後,這小神仙,便是得見聖人這手“分茶”絕活的第三人!

於是馬中侍在送小道士出宮時,那腰彎得更低了。

這天晚上,小道士剛下馬車,太清院牆角那,忽地站起一個人影。

那人影剛起身,便見眼前寒光一閃,一把短刀已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那人愣了一愣,看都不看,腿一軟便跪在了地上,頭磕磕得“咚咚”直響:“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小的不過是個信客,隻是來送信的,絕無歹意!”

“送信的?”小道士大喜:“哪來的信?”

那信客說道:“是四川路成都府來的信,通過驛站送來的,小的轉交下。”

小道士狂喜,風一般的跑了過去,從信使手中搶過信,在往懷裏一掏,隨手丟去一錠銀子。

信使接過一看,我去啊,有六七兩重。他揉了揉眼睛,一時感動的熱淚盈眶:別人打賞都是一些銅錢,這位打賞直接用銀子。這還用說,跑啊!

小道士哪還顧得了他,一溜煙地回了房中。

深吸了一口氣,小道士拆開了信封,看了眼上麵那熟悉的字,一時激動的將信貼在心口上,都舍不得看了。

不容易啊,太不容易啊,等了好幾個月,終於等到許若雪的信了。哎,成都與臨安,一東一西,再有蜀道相隔,交通太不便啊!來回通信一次,足足需半年。什麼叫,家書抵萬金,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