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做慈悲人,行慈善事(1 / 2)

分賓主坐下,奉上香茶。那道士說道:“貧道清玄子,是顧雲真人的首徒,現任天雲觀住持。”

他正色說道:“我師父不是壞人!”

小道士點頭:“顧雲道長自然不是壞人。”

手指觀外,小道士說:“聽聽,這滿城的哭聲。如此受百姓敬仰的人,當然算不得壞人。”

他歎道:“人有佛性,也有魔性。隻是在某些時候,人體內的魔性會壓倒佛性。所以再好的人也會犯錯。”

清玄子喃喃說道:“人有佛性,也有魔性,此言說得極是啊!”

他一拱手:“貧道多謝道兄保住了我師父的身後名。”

小道士笑道:“無需稱謝。貧道也是個道士,自然希望,天地間有一處的百姓,能將道士尊為神仙。貧道更希望,當下一次行走在江州的街上,貧道還能再受百姓的敬仰。”

“道友,想當年白龍寺的僧人也是一心為善,深得百姓愛戴。可最後卻因作惡,一夜之間徹底崩塌。前車之鑒,可為天雲觀後事之師啊!”

清玄子鄭重說道:“道兄的告誡,貧道銘記在心,必不敢相忘。”

“正是深怕如此,所以先師才規定,天雲觀中,一不得輕易招收道童,以免魚龍混雜。二不得留有餘財,財帛易動人心。三不得行惡事,小惡必罰,大惡立時逐出觀。有這三條鐵規,我天雲觀想來能在這濁世中,潔身自好。”

小道士讚道:“顧雲道長果真好見識!”

清玄子歎道:“我師父從來都是個好人。他之所以對白龍寺的僧人絕不留情,是因為他平生最恨僧人。”

“我師父幼時,家裏是一座大廟的佃戶。那裏的僧人也是表麵道貌岸然,暗地裏卻是壞事做盡。有一年天大旱,千裏絕收,府城裏官府開倉,富戶施粥,可那些僧人卻連一粒米都不肯減免。沒辦法,他家人隻能借僧人的印子錢。不過三個月,就利滾利,再也還不上。”

“僧人前來逼債,他家人無奈,隻得被逼賣兒賣女。我師父的大哥、二哥便這樣被賣了。可還是還不清。看著最後的一個兒子,他父母氣極,將家中所有一切發賣了,拿了錢叫我師父快跑,趕緊逃命去。”

“我師父恨極,聽說道士和僧人不對付,就進了道觀,當了道童。等過幾年,他存了些錢回家後,才知道,就在他逃走的那個晚上,他的爹爹娘親雙雙上吊自殺。”

“從那以後,我師父便恨盡了天下僧人。特別是探得白龍寺下的一家佃戶,跟他當年的遭遇幾乎一模一樣時,我師父再也控製不住,激起了滔天殺念。也因此,他才動用了九陰伴月大陣。”

“九陰伴月大陣,”小道士皺眉:“這法陣,你天雲觀是從哪傳承來的?”

清玄子搖頭:“此事貧道著實不清楚。”

“說來貧道跟在師父身邊最久,足有三十餘年。前麵二十來年,我師徒二人其實過得極是清貧。師父因為幼時的遭遇,分外見不得別人受苦。自己但有什麼,總想著拿去救濟他人。並且那時,師父雖有幾分道行,卻實在算不得高人,收入自然也不多。所以很多時候,師徒二人過的真的挺淒慘。”

“直到十二年前,一天夜裏,有村民請師父前去捉鬼。師父隻是一聽,就知道那鬼厲害的很,自己絕不是對手。他本不肯去,卻經不住那村民的苦苦哀求,最後就將我鎖在房中,自己一個人去了。”

“那個晚上,師父差一點點便死了。關鍵時刻,有一個道士救了他。那道士見我師父明知必死,也要行險一博,大是感動,便給了我一筆錢財,帶著師父離去。”

“過了四年,師父回來,已是學了一身的本事,還學會了那九陰伴月大陣。很快,師父就闖出了偌大的名聲,並收了十一名徒弟。此後師父便一心教導我們,尤其是苦練那大陣。”

“當時機成熟後,師父便帶著我們十二人,來到了江州,開始布局對付白龍寺。”

“白龍寺倒下後,我天雲觀聲名雀起。我等師兄弟在師父的帶領下,一心從善,這幾年做了數不清的善事。但也做了一件惡事,那件事就是驅厲鬼,殺死了一些江湖高手。”

“我等對師父,向來都極是信賴。他對我們說那些人該殺,我們便跟著他施法。可在殺完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些人都是好人。特別是那江南大俠,為人豪爽仗義,實在是當世少有的大俠。且我們殺了這些人,實際上卻是幫了狂龍幫。同在江州城,狂龍幫的所作所為我等豈能不清楚。”

“那一次,我和師父大吵了一架。我這才發現,原來師父遠不是我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他和狂龍幫竟早有勾結。可狂龍幫的人都是什麼貨色啊,無法無天,無惡不作。我平時救助的那些百姓,十個裏麵至少有三四個,曾受過狂龍幫的欺淩。其中有些惡行,聽來真真是令人發指,狠不得上天即刻降下雷霆,將那幫畜生給劈得灰飛煙滅。所以誰能想得到,我天雲觀,江州百姓口中的至善之地,竟和狂龍幫,江州百姓口中的極惡之地,竟有著極深的淵源!對此,我無法接受。而我的那些師弟,也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