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高書記(2 / 2)

林哲宇這麼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一直不明白市裏何以拿下馮誌強而對王建雙無動於衷,說什麼沒有證據那是糊弄老百姓的,自打他知道高軒來任臨沭縣委書記的時候,他才算是想通了。這一切都早有預謀,都是在為高軒來任書記作鋪墊。通過他到臨沭這段時間對王建雙的觀察,他個人認為王建雙的能力有限,失去馮誌強他就是個沒牙的老虎,如果把他也拿下,搞不好新縣長比他會更難拉掌控,這對高軒的發展是頗為不利的,所以留下王建雙利大於弊,這一點相信高軒不難分析得出。隻不過有很多事情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高軒畢竟不了解臨沭的情況,所以被蒙住了眼睛。

高軒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一頁紙箋,上麵寫著所有常委們的名字,在這個方麵,林哲宇幫不了他,畢竟來往不多,況且高軒也不是初出茅廬的生澀小子,他有他自己的判斷。

高軒盯著這份名單看了好一陣子,撕碎了扔進了垃圾筒,道:“你現在什麼情況?”

“我在等組織關係被解決。”林哲宇也不瞞高軒,把自己的情況介紹了一下。

高軒微一點頭道:“時間不等人,這件事情要快一點解決了。”

林哲宇並沒有想到,高軒一上任,便把他當作一塊試金石,不僅來試探了一下臨沭政治力量的分布,還為自己樹立了威信。

沒過兩天,高軒召集召開了一次常委會,會議的具體內容林哲宇自然不知道,但是在常委會之後的第二天,組織部便有人到了教育局,落實林哲宇的黨員問題。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走,林哲宇現在是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還需要一個過程,轉正也需要一個過程。林哲宇倒不是等不起,隻是等的過程有不少煎熬。

在高軒的直接授意下,林哲宇突擊入黨,一切程序都簡化了,理由隻有一個,招引來國際第一城這種連省裏都有所關注的項目,這樣的特殊貢獻足以破例了。

組織部的人離開後,彭偉功進了林哲宇的辦公室,笑眯眯地說:“哲宇,老實交待,你用了什麼法子讓高書記為你開綠燈。”

林哲宇也是笑眯眯的,並不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更是因為高軒在臨沭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高軒這家夥還是這麼強勢。

“可能是我長得比較帥吧。”林哲宇自然不會向任何人透露出自己與高軒的關係。

彭偉功也不追問,林哲宇越是神秘,越是讓人覺得他不一般。

三月底的時候,林哲宇在黨旗麵前第二次宣了誓。再一次麵對黨旗,林哲宇的心頭頗不平靜,對於黨和黨性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看著黨旗上的錘頭和鐮刀,林哲宇仿佛看到了戰火連天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