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宇沒想到惠平安做事如此雷厲風行,精神不由為之一振,看了一下手表,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表示沒問題。放下電話之後,林哲宇迅速地整理了一下思路,把臨沭的招商引資政策以及相關的優勢提煉了一下。
招商引資已經不是什麼新的東西,但說到真正洽談項目,林哲宇的經曆並不是太多,除了那次去京城以外,其他的項目大多都是靠關係得來的,雖然項目的含金量很高,但是林哲宇認為這並不是自己的功勞,所以這一次惠安集團的洽談,他非常重視。在他的心裏也很感謝惠平安,不是因為介紹項目,而是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同時,惠安集團用洽談的方式來談項目,這也是一個企業公司的正確態度,畢竟林哲宇要的不僅僅是項目,還有項目能夠成功產生利益。
時間過得很快,十一點的時候,幾人在明珠大酒店的商務小會議室見了麵。
林哲宇穿得比較正式,西裝革履,皮鞋也擦得鋥亮。來參加洽談的除了惠安集團的董事長惠英傑以外,還有副董事長惠英紅,惠平安雖然也來了,不過他隻負責介紹,並沒有參與到正式的洽談之中。
林哲宇並沒有生搬硬套的述說相關的優惠條件和政策,而是先站在惠安集團的立場分析投資情況:“惠董事長,惠安集團所涉及到的行業非常多,但是製造業仍然是惠安集團的主打產業。對於康平這個直轄市來說,工人工資這一塊必須要考慮,我想,對於一個擁有上萬人的惠安電子製造業來說,僅僅是工人工資這一塊就不是個小數字,所以,臨沭富餘的勞動力是一個極其利好的優勢。”
惠英紅微笑著道:“你說的不錯,但是你似乎忘記了一點,這些工人的素質與技能勢必會讓效率大打折扣。”
林哲宇道:“這一點我也考慮過了。惠董事長說的不錯,不過從康平的發展方向來看,項目的引進和重點都著眼於高、精、尖,況且在康平這塊寸土尺金的土地上,土地租金會是一個龐大的負擔,各項稅收也不存在減免,當然,惠安集團是一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會在乎這些錢,但是我認為,無論公司的規模是大還是小,開源節流是亙古不變的原則。臨沭的土地價格比較低,還有稅收減免政策,再加上富餘廉價的勞動力,我認為,對於一個急需搬遷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這絕對是極其吸引人的地方。”
惠英傑一直沒說話,惠安電子是惠安集團的一個下屬企業,按理說,像這一類的項目洽談別說他自己了,就連副董事長惠英紅來談都有點小題大做,之所以來,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麵,第一,兒子今天把昨晚發生的事情說了,至於說得罪陳朔,他倒並不在意,私下裏,他跟市長陳伯順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不會為這麼點事結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