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在這個時候響了起來,林哲宇微微有些訝異,老孟居然又是在下班之後打電話來,可別是出了什麼事了。
將車內的音樂關掉,林哲宇接通了電話,孟慶德的聲音響起:“孫書記作出批示,對海安的情況進行調查,這項工作就交給你了。”
林哲宇滯了一下,道:“什麼調調?”
“查出問題,解決問題。”
放下電話,他的思緒就沒這麼輕鬆了。這幾天林哲宇並沒有閑著,先是與常務副省長喬初一通了一次電話,隨後又與省委常委、副省長商歧山聯係了一次,側麵打聽了一下詩海在省裏的印象,並沒有獲得他想要的答案。不過也不奇怪,賀子健離開之前,喬初一是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而商歧山隻不過是副省長,權力和話語權都很一般,有些事情恐怕他們也是憑借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並不見得就準確。商歧山並不知道林哲宇後麵有什麼人物,喬初一卻是一清二楚,所以相比之下,他說的就比較全麵一些,但是隻是“比較”全麵而已。
喬初一說了三點情況,第一,省裏的事情別多問。第二,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別想那些雲裏霧裏的東西。第三,自己分析問題。
喬初一的言下之意是,第一,你現在的層次太低,省裏的事情不是他能問得了的,別給自己惹麻煩。第二,你現在是市紀委副書記,做你自己該做的事情,至於政治局麵什麼的,你一個副書記,輪不到你當大頭。第三點,就有點考究的意思了。你雖然是當今的附馬爺,但是怎麼成長還得靠你自己,以陸主席的性格不可能拔苗助長,更不可能在一個處級幹部上提供便捷。當然,這一點需要林哲宇自己去體會了。路是自己走的,臉也是自己掙的,如果一昧地依賴於背景,走的也不會太長遠。
聽了這番話,林哲宇的心裏倒是安定了下來,用半句話說,叫做走自己的路,至於後一半“讓別人去說吧”,還輪不到說他,上麵還有慶德書記嘛。
林哲宇很快便有了自己的主意,正如喬初一所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想那麼多幹什麼呢?同時,他的心裏還有些感慨。其實,這幾天他一直在等,等傅維君的電話。
其實以傅維君的敏感性,他應該明白,有些事情是捂不住的。林哲宇讓李珂按程序走,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為傅維君下了個套。
憑心而論,林哲宇跟他傅維君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在給傅維君下套的同時,其實也給了他一個機會。
這話又怎麼說呢?
作為縣委書記,班子成員出了問題,他多少要擔點責任,但有孫明東為他撐腰,這點印象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主動與被動的區別就在於此,李珂向他彙報過情況,這個時候選擇捂蓋子,顯然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