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拉近(2 / 2)

劉平自然不會像一些小年輕的那麼著相,很多事情心裏有數就行了,很自然地為林哲宇的杯子裏續滿了水,道:“剛剛忙完手頭的事情,正準備走,看過你這兒亮著燈就過來看看。林書記還沒吃飯吧?”

林哲宇搖了搖頭,道:“一會有個朋友要過來,這樣吧,你也留下,回頭一起陪一陪。”

劉平自然不會去多問什麼,不過臉上雖然古井無波,內心還是很感動的。能夠值得林書記這麼晚還在等著的朋友,肯定不一般,自己能夠參與陪同,顯然是自己在林書記心裏的位置不一般。

劉平從口袋裏拿出煙來,遞了一根過去,林哲宇笑著道:“你也開始抽煙了?”

劉平笑了笑:“偶爾抽抽。林書記,今天的會議讓我有不少的反思啊,你說的很對,我們現在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的確存在著按部就班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的開展上也是恪守著本職工作,沒有開拓性和創造性,觸動很大啊。”

在劉平的麵前,林哲宇倒是沒有那些虛偽的客套之詞,接上話題道:“太多的官員是對上負責,對下無視,目光隻聚集在怎麼樣才能獲得政績,怎麼樣才能升官上,發展隻不過是他們的墊腳石,這種思想是很要命的,有好處的就做,沒好處的堅決不做,所以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複雜問題。”

對此劉平深有感觸,很是感慨地道:“你所說的這一點,在海安得到了極大的印證,想當初很多項目的上馬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沒有考慮到環境的保護,過了這麼些年,所帶來的負麵後果初步顯現了,清江紙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政績與民生之間如何擺正位置,值得我們去深思啊。”

林哲宇讚賞地看了劉平一眼,其實他也知道,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能影響到一個人是一個人,聚沙成塔的威力也是不小的,自己在海安可能還要待上幾年,如果能影響到一批人樹立起環保的理念,樹立起為民的執政思維,樹立起民生比政績更加重要的觀念,他也就不枉努力了。

“林書記,環境保護已經提升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也不例外,關於你在會上提到的特色亮點工作,我倒覺得在這個方麵可以做點文章。”劉平道,“瀝河的支流從我縣穿境而過,是城區四十萬人口的生命之源,近些年汙染越發嚴重,曆年都有百姓為此上訪告狀,已經成為一個曆時很久急需解決的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