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鵬笑了笑,對林哲宇的感觀就更好了,覺得他還是一個很會來事的領導,當即也不客氣,點出了幾人,林哲宇在那幾人的名字下麵作了標記,然後點了點道,“推薦了隻是代表有優勢,並不是最終定論,組織部還是需要紮實考察的。”
“那是當然,任用沒有能力的庸材,是對黨和事業的不負責任嘛。”
第二天的常委會上,林哲宇把王國鵬提供的材料每人發了一份,當然不包括組織部的推薦人選。
林哲宇道:“今天的會議主要有三個議題。第一個議題是人事上的調整。放在同誌們麵前的是一份擬調整的名單,這一次在幹部的任用上,打破常規,在組織部推薦的基礎上,充分發揚民主,免得同誌們認為任用幹部完全是我和組織部的事情,所以請同誌們針對這份名單提供幹部人選,以供組織部篩選。”
林哲宇的這個動作著實嚇了眾常委一跳,當然,王國鵬是事先知情的,適度地表示了驚訝之後,就沒有什麼表示了。這就不是什麼慣例了,一般來說,全縣這麼多科級、副科級的位置,每個常委的手中都會有些名額,視位置的重要性而不等,但是像這一次大麵積的“普選”還是第一次,誰也不知道林哲宇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李兆闌一開始是有些不明白也不舒服的,自己是縣委副書記、縣長,人事雖然不是他的“主業”,但是好歹也要跟自己商量一下,不過林哲宇把權力分散了交給所有常委,這一招著實出乎他的意料。其實這段時間他們處於蜜月期,重要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接近年底,主要精力都放在目標的最後衝刺方麵。李兆闌也明白,鬥爭的目的是利益,為了鬥爭而導致精力內耗,縱然爭出個一二三出來,上麵的印象也不會好。第二是林哲宇在人事方麵一直按兵不動。權是上級給的,但也是下屬捧的。所有的利益其實都離不開“人”這個字,人事不動,他們二人之間也沒有什麼針鋒相對的理由。
李兆闌很快便明白了林哲宇的“狼子野心”,這一招看似分散權力的動作著實是太漂亮了。
看上去權力被分散了,實質上卻是把矛盾轉移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常委們自然會各展所長,李兆闌也做不到一碗水都給端平了。這是其一。
其二,林哲宇是一把手,最終的拍板權在他的手裏,完全可以根據常委們所推選出來的名單施以手段,將他們牢牢團結在他的周圍,並且也能通過人選之間的隱形聯係分析出常委陣營。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孤立了李兆闌,讓他在人事的控製力基本失去。
這一箭三雕,厲害得很,而更要命的是,林哲宇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收買人心,對於不對他胃口的即可聯係其他常委們群起而攻。
厲害,實在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