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養液膜栽培法介紹(2 / 2)

1.2貯液池

貯液池設於地平麵以下,池的大小根據栽培麵積而定,容量以足夠供應整個種植麵積循環供液的需要為準。大株型作物,如黃瓜以每株5L計算,小株型作物以每株按1L計算。池的容量大,營養液的pH值與電導率都比較穩定,而且使用時間比較長。

1.3循環流動係統

主要由水泵、管道和流量調節的閥門等組成。

1.3.1水泵應選用耐腐蝕的自吸泵或潛水泵,水泵的功率大小應與整個種植麵積營養液循環流量相配套。

1.3.2管道應采用耐腐蝕的塑料管道,管道安裝時要嚴格密封管道,應盡量埋地下,既可以方便工作,又有利於避免日光照射,防止管道老化。管道分供液管和回流管兩種,供液管與泵相接二主管上再接支管。支管又接許多毛管,由毛管輸送營養液到每條栽培槽的高端,並設有流量調節閥。毛管上還設有小輸液管,利用輸液管的數量控製每槽每分鍾流入2~4L的營養液。小株型栽培槽的每個坡穀都應設有兩條小輸液管,保證每坡穀都有液流,流量每穀每分鍾2L左右。

在栽培槽的低端設排放口,用管道接到集液回流主管上,再引回貯液池中。集液回流的主管要有足夠大的口徑,以免營養液溢出。

1.3.3其他輔助設施。營養液膜技術水培因營養液用量少,使營養液變化比較快,需要經常調節。為了減輕勞動強度並使調節比較及時,可以選用一些自動控製的輔助設施,進行自動調節。輔助設施包括:間歇供液定量器,電導率自動控製裝置,pH自動控製裝置,營養液溫度調節裝置和安全報警器等。

2.營養液膜技術栽培存在的問題

NFT栽培是當今十分受重視的無土栽培方法之一,各國都在進行這方麵研究,使得這一技術不斷改進和發展。從使用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以下3個方麵。

NFT栽培的一大特點是使營養液形成一層薄膜,使供液與供氣兩者得到協調解決。但營養液膜的深度不夠,使作物吸收營養的能力受到限製。

電導儀和pH計等監測係統控製營養液的鹽分濃度和酸堿度,有時因監測失誤或停電而易造成誤差。

營養液的消毒放病簡易方法尚未取得滿意的措施和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永梅,曹玲英.現代番茄栽培技術 營養液膜栽培[J].農業知識,2008,20:6-7.

[2]範雙喜,伊東正.培養液濃度對NFT栽培生菜生長發育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2,2: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