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田保東似乎有點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進一步解釋說:“咱們公司現在有物業租賃管理、物流、房地產開發三塊業務,其中前兩塊業務每年的利潤水平加起來也就三千萬左右,盈利能力不足,想要以此為主業來上市的話,恐怕比較困難,房地產業務盈利能力倒是足夠了,可是在地產行業內部橫向比較的話,咱們公司這塊業務的規模又明顯偏小,也難以支撐集團上市。”

“那兄弟你說該怎麼辦?”田保東很認真的聽著我說的每一句話。

我微微一笑,說道:“我這邊初步擬定了兩個方略,一是通過一些會計手段,將咱們房地產業務的部分盈利轉移到另外某個子公司去,將其盈利能力撐起來,然後以此作為主業來上市。要不然咱們就去收購一家上市公司,買殼上市!”

“那這兩個辦法各自的優劣是什麼呢?”

“第一個辦法的好處是開支小,但問題在於要的時間比較長,因為上市至少要連續三年的財務審計報表,即便咱們從今年開始運作,也要到2013年才能拿出連續三年的合格報表來,而且這樣的操作有點踩到紅線了,要考慮法律風險。”

“第二個辦法倒是既合規合法,時間也快,隻要資金到位,咱們隨時都可以開始運作,快點的話幾個月半年就能搞定,問題就是開支相對會比較大。”

田保東略一沉吟,就問我:“如果按照第二個辦法操作的話,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我撇撇嘴說:“這就不好說了,得看咱們到時候具體選中哪個殼,根據殼的大小、資質不同,兩三億到六七億都有可能。不過到時候看具體情況吧,咱們也不一定就非要自己掏出這麼多現金來,還可以通過杠杆收購、換股等其他方式來進行。”

田保東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然後說:“咱們的樓盤定在3月15號那天開盤預售,國慶節交房,如果順利的話,我估計一兩個月左右就能收回七八個億的資金來,到國慶節的話,就是十五億沒準都能拿得出來,所以資金上應該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我是比較傾向於買殼上市,我怕夜長夢多啊,而且這人上了點年紀,膽子也小了。要不這樣吧,麻煩兄弟你回頭把這兩個方略都寫個詳細的說明報告來我看看,寫簡單直白點,因為我也不是很懂這東西。”

“哈哈,田大哥你這話太客氣了,哪有老板讓員工幹工作說麻煩的,這本來就是我分內之事。成,我回頭就去寫,最多一個禮拜就能出來。”

“哈哈哈……”田保東擺擺手笑道:“謝謝常老弟,咱哥倆就別說什麼老板員工的話了,咱們是兄弟,要認真算下來,哥哥我能有今天的局麵,也全虧了兄弟你幫我渡過難關啊!”

我略微一想,又對他說:“另外,就算最後咱們確定下來要買殼上市,這邊的準備工作也別停了,反正不管通過哪種渠道上市的,一旦上市之後,就都得按照那套規則來治理、運作公司,所以這些事情早晚都要做,早點做完更好,公司上上下下都能提前適應。”